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

ID:14750164

大小:1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_第1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_第2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_第3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_第4页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课堂号:________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封………………………………………线…………………………………线…………………………………………                                    得分评阅人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答题要求】:根据所学逻辑知识,判断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将其答案分别填入答题纸中相应的位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当我们对“法律”这个概念进行划分时,我们是在从外延方面明确这个概念。2.判断总是有所断

2、定,而且不是真的就是假的。3.“或者……或者……”在日常语言中既可用作相容选言联结词,也可以用作不相容选言联结词。4.判断使用中的“自相矛盾”是指同时肯定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判断。5.对一个概念的概括意味着其内涵的增加和外延的扩大。6.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同素材性质判断一定是不同质(即联项不相同)的。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句话,断定了“人不犯我”是“我不犯人”的充分条件8.同时否定“所有的被告都是无辜的”和“所有的被告都不是无辜的”违反排中律。9.下定义时,“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是指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具有真包含于关系。10.肯定判断的谓项有时周延,

3、有时不周延。11.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则与其判断变项完全相同的那个选言判断一定为真。12.说“李某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外国人”,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13.划分时,犯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一定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14.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若其结论为真,则其前提必真15.在同一推论过程中,违反了充足理由律一定会违反同一律、矛盾律或者排中律。得分评阅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1.在“舟山群岛迄今仍有许多未命名的岛屿”这句话中,“舟山群岛”所表达是一个:(A)正概念、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B)正概念、单独概念、集合概念(C)负概念、单独概念、集合概念(D)正

4、概念、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2.“有的导电的是金属”与“有的导电的不是金属”这两个判断的:()(A)量项相同, 联项相同(B)量项相同, 联项不相同(C)量项不相同,联项相同(D)量项不相同,联项不相同3.并非只有是法律系毕业,才能成为优秀的律师。这意味着:()(A)只要不是法律系毕业,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律师。(B)只要成为优秀的律师,就一定是法律系毕业。(C)即使是法律系毕业,也可能成不了优秀的律师。(D)即使不是法律系毕业,也可能成为优秀的律师。4.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来看,“日本人讲日本话,这个人讲日本话,所以,这个人是日本人”这个推理的逻辑错误属于:()(A)

5、预期理由(B)偷换概念(C)两不可(D)推不出5.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的语词表达集合概念的是:()(A)小李是海南人。(B)解放军是威武之师。逻辑学(A)卷第6页(共6页)(C)我们班同学这次都会考及格。(D)有的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6.从逻辑上看,“凡被告都不是无辜的”SEP和“有的被告是无辜的”SIP这两个判断:()(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可同假不可同真(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7.从逻辑上看,“或者p,或者q”与“要么p,要么q”这两个判断形式:()(A)常项相同, 变项相同(B)常项相同, 变项不相同(C)常项不相同,变项相同(D)常项不相同

6、,变项不相同8.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来看,“鸟都是会飞的,所以,会飞的都是鸟”这个推理违反了:()(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9.判断间的“反对关系”与“下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关系的概念:(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10.根据周延性理论,“有的罪犯值得同情”SIP与“真理不是教条”SEP这两个判断:()(A)主项周延性相同,谓项周延性相同(B)主项周延性相同,谓项周延性相反(C)主项周延性相反,谓项周延性相同(D)主项周延性相反,谓项周延性相反11.在变项p、q、r的真值分别为0、1、0时,下列复合判断形式中

7、取假值的是:()(A)要么p,要么q,要么r      (B)p或者q或者r(C)只有p且q,才r    (D)p并且q并且r12.在间接证明中,通过论证反论题Øp为假来确立论题p为真,所依据的逻辑基本规律是:(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13.下列各组概念中,外延关系可以用以下欧拉图表示的是:()(A)法院,法官,法庭(B)马,黑马,白马(C)青年,学生,青年学生(D)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14.“既然人是从猿猴变来的,那么你也是从猿猴变来的。”这种说法:()(A)违反了同一律(B)违反了矛盾律(C)违反了排中律(D)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