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

ID:14753699

大小: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_第1页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_第2页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_第3页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_第4页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缪勒赫塔·缪勒目录[隐藏]人物介绍个人档案写作特点代表作品获奖颁奖词节选作品详情所获奖项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赫塔·缪勒(HertaMuller),又译为赫塔·穆勒,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也是当代德语文坛最具特色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杂文、文艺理论等。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9年10月8日宣布:赫塔·穆勒因“以诗的凝练与散文的坦直,讲述了铁幕下那些‘被剥夺者’的故事”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中文名:赫塔·缪勒  英文名:HertaMüller  家乡:罗马尼亚  性别:女  国籍:德国  出生年月:1953

2、年8月17日  所处时代:现代  职业:作家  最新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穆勒今年56岁,1953年8月17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的德语城镇Ni?chidorf,1987年从罗马尼亚移民德国。1982年,穆勒在国内发表了其“处女作”—一个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在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这部描写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当时受到读者追捧,许多读者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后,穆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小说《暴虐的探戈》。她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由于她多次对罗马尼

3、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穆勒和她的丈夫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编辑本段]写作特点  赫塔·穆勒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  尽管米勒20多年前就离开了罗马尼亚,然而她在罗马尼亚的生活是她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她的作品较多着墨于社会底层的现状。《约会》是关于一个在服装厂工作的女工,把小纸条放在来自意大利男人的西装里,写着“娶我吧”。她的另一部作品《护照》讲的是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落里,一个乡下人移民德国的故事。米勒的新作把视角移至一个去乌克兰工地的17岁男孩身上。米勒说:“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罗马尼亚集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德国的

4、生活非常简单,就在几百公里开外,就是我那些过去的经历。”不可否认,米勒获得诺奖跟她的政治立场不无关系。勒的文笔灵动、诗意。这从《黑色的大轴》中可见一斑,小说开头写道:“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向井里望久了,常常会望进去。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他的双唇间是水。”[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呼吸摆动》、《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  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台湾,时报出版,1999)。  [编辑本段]获奖  赫塔·缪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HertaMüllerWins2009NobelPrizeinLi

5、terature。  HertaMuller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  HertaMuller的小说《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获得了今年的“德国图书奖”提名,这部作品的主要描写了二战后在罗马尼亚的德侨在苏联集中营中的遭遇,不过作者语言风格很难适应大众的阅读习惯。  穆勒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140万美元),这与往年相同。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

6、行。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奖金由瑞典中央银行提供,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编辑本段]颁奖词节选  “赫塔-缪勒1953年8月17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一个德语小镇。她的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为德国党卫军效力。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缪勒的妈妈就在其中,她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多年之后,缪勒在其作品《呼吸摆动》(2009年)中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1973年到

7、1976年缪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一所大学学习罗马尼亚和德国文学。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巴纳特行动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奇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1977年到1979年缪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由于拒绝充当秘密警察的线人,缪勒被工厂解雇。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编辑本段]作品详情  Niederung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