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卫生管理制度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

ID:14761064

大小:72.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30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1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2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3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4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宾馆卫生管理制度目录1、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3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3二、卫生知识培训管理3三、个人卫生管理32、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43、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54、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55、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6宾馆卫生管理体系7一、  卫生监督小组成员7二、  卫生达标责任人:7三、  各项卫生制度规定如下:7第一节    总则8第二节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0第三节   食品卫生知识10第四节 个人卫生基本要求13第五节  厨房员工管理制度15第六节    厨房卫生管理

2、制度161、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住宿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二)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二、卫生知识培训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

3、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个人卫生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2、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

4、)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七)客用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八)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九)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十)棉

5、织品经晒干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3、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一、自查由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组织计划,分管领导带队,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卫生考核工作。二、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3、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或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 重复使用一次性

6、卫生用品;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5、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6、客房未及时清洁或未按照程序进行卫生清洁;7、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8、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9、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四、对工作出色,卫生工作良好的,一次给予50元的奖励。4、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一)室外公共区域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7、 (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  (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求。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5、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及时(在发生事故2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三)传染病和

8、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1.微小气侯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3.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