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ID:14767236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玉米丰产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  冬玉米种植以不影响大春栽种为前提,尽量选用早、中熟、抗逆性强的杂交优质玉米品种,选用粒大、饱满、具有品种特性的杂交玉米作种子。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如罗单9号、会单4号、扎单系列等。二、精细整地精细整地能使种子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使冬玉米播种后能在适宜的土壤环境里出苗整齐,做到苗全苗壮;同时还有利于改变土壤结构,使田块畦面平整,减少农膜损坏,有效防止农膜破损散热现象。所以,一般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地块,经2

2、犁2耙,土壤细碎,土层“松、软、平、净”后开沟起畦。三、施足基肥冬玉米是种植在前季水稻收获后或前熟再生稻收获后的水稻田里,原来施入的底肥及很多追肥,已被前熟作物利用,所以,种植冬玉米一定要施足底肥,保证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足够的后劲,一般亩用1000―2000千克的农家肥和 25千克 磷肥拌匀后作底肥。  四、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玉米种子在阳光下晒1~2d,提高种子发芽力。为了促进种子早发芽、早出苗,可在播种前浸种12h捞起后每2kg种子用4g多菌灵粉剂拌种,以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五、播种  (一)播种时期种植冬玉米必须选

3、择无霜的地区,同时了解当地最低气温出现时期,来安排好播种期。为使冬玉米少受或不受冻害,播种节令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二)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每亩用种量为2kg,播种前将有机肥穴施或条施,肥土要混合均匀,播种深度为3cm,每穴播种2粒,播后盖土踏实。 (三)播种规格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协调群体与个体发育,是获得“穗多、粒多、粒重”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区域内的地形特点,开畦要东西定向,畦面80~100厘米,两个畦面间必须留有排灌沟,一般要求沟深 15厘米,沟宽 20厘米 。畦面平整,无大土块。畦面搞好后即可

4、开播种行,每个畦面开两行,株距 20厘米 ,行距70~80厘米。每亩密度4100株至4700株。播种行开好后,将全部底肥施入并盖上一层细土后,再行播种。  (四)盖膜和破膜。  冬玉米因气温比较低,土壤田间持水量随着雨季结束、降雨少、风多而减少。为此,通过盖膜增温保湿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冬玉米盖膜与不盖膜产量悬殊两倍以上。盖膜的田块要求土块细碎,墒面要整平,盖膜时膜要绷紧,薄膜四周的土要压紧,防止风吹掀膜后膜内温度遗漏,降低膜温效应。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先播种后盖膜,这种方式可以定向,出苗率高,定向率可达90%以上

5、。但要注意播后5―7天左右进行破膜放苗,破膜时可用土香一支点燃后烧通一洞,把苗扶出。扶出膜外的苗叶片要用细泥挡住,避免直接与地膜粘贴,防止被高温烧。二是先开沟施肥盖土,然后盖膜,盖膜后用尖木棍破膜打洞播种,播后用细土把洞口封好,这种方式可减少破膜工时,避免烧苗,确保全苗,但定向率不如前一种方式。 六、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补苗间苗。玉米苗长到3~4片叶时,要移密补缺,带土移植,浇足定根水;间苗要去弱留壮,大小均匀,每穴留壮苗1株。  2、保苗。苗期的保苗工作包括防虫、防旱、防涝及鸟兽危害等。3、施苗肥。齐苗后要锄掉杂

6、草,促进根系深扎。施壮苗肥要结合中耕进行,每亩施尿素5― 10kg ,对弱苗补施1次速效液氮肥。此时如土壤干旱应结合灌水,但是灌水不宜过多,苗期忌积水,土壤湿润即可。(二)中后期管理  1、合理施肥。冬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冬玉米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抽穗前7~10d)是需肥的高峰期,每亩施(尿素)20―30kg;冬玉米进入抽穗期每亩施攻穗肥(尿素)5―10kg 。在追肥时,应先灌水,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肥料的溶解,便于冬玉米吸收。2、松土培土。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培土增厚根部土层,防止倒伏,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7、3、病虫害防治 (1)防治玉米螟种植冬玉米应重点防治玉米螟,于抽雄前5-7天,即大喇叭口期,亩用25%杀虫双0.2公斤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浇心叶。  (2)防治蚜虫玉米蚜主要在冬玉米的抽雄期发生,主要为害雄花,影响授粉。蚜虫个体小,繁殖快,因而不能麻痹。防治措施:可用吡虫啉3000倍或敌蚜螟1500倍液喷雾,也可以亩用乐果乳油0.2公斤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敌敌畏喷杀。 (3)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是冬种玉米普遍发生的两种病害。发生严重时,能使叶片枯死,造成减产。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两种病害在孕穗、

8、抽穗期易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地,往往发病重。防治措施:①摘除植株下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以利通风透光。②喷洒杀菌剂,药剂可选用:亩用50%多菌灵乳油50―80毫升对水20公斤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100克对水20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喷于叶面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