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观课议课》作业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

ID:14773731

大小: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30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_第1页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_第2页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_第3页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_第4页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1、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答:(一)观课与听课的区别听课与观课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听课中,听课教师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排,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学生发言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在这里也有“观”的成分,但是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学生的表现也是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现在的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

2、堂信息,通过眼睛的观察,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精神与状态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教师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学生的活动和状态就成了观课的核心。把观课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景。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全是观看老师的表演。(二)议课与评课的区别评课与议课有所不同。一是目的不同:“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议”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

3、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采取行动改变其中的相应环节,旨在诊断、发展。二是角色定位不同:“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执教教师只能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没有说话和辩解的机会,不管“评”的怎样,只有无条件接受,稍一“辩护”就被扣上不虚心接受批评的“帽子”;“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地位是平等的,改变了执教者“被帮助者”的“被评”地位,有了辩护权,可以为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解释。专家、同事们不再当作“局外人”去挑毛病,超越了“谁说了算”的争论

4、,而是敞开心扉,围绕课堂教学思考问题想办法,平等对话找出路。三是取向不同: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评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者重在指出执教者的优点和缺点,要么言辞尖锐,要么是老好好;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作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议课者要善于发现献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螺旋式前进。四是话语结构不同:评课是“总的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这节课的优点不说了,不足有……”“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

5、”;议课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我这样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三)“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犹如铅笔与毛笔,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评课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分出等地的时候。比如,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了,这要和课堂教学水平挂钩,就需要对课的水平通过“评”的方式分出等第;另外,优质课竞赛涉及选人和判断人,评课也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所以,评课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如果需要研究课堂上的问题和发展教师,则“议课”的

6、方式更好,与“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生活性、普遍参与性,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在校本的基于研究和改进的教研活动中,观课议课可能会成为方向和趋势,在通过观课议课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后,参与赛课也就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会是观课议课对评课活动的一种贡献。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同时,尽管这种方式和途径

7、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对这种方式的运用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可以说,课堂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研究课堂教学时偏执一端无疑是片面的,最好的办法是恰当好处地兼顾,而在兼顾中又总会有自己的偏好。在科学和艺术的权衡中,观课议课更靠近艺术的一侧。这样,在研究课堂教学中,观课议课大致是走整体感悟课堂的道路,看重具有意义的情境和故事,看重师生的状态和感情。2、为什么要提倡对课的研究要少“评”多“议”?答: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课是什么?它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可以理解一线教师对

8、公开课、教研课的重视和费心,但赋予一节教研课过多的东西容易使做课教师背上过重的包袱。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背议课中存有问题和不足的包袱。事实上,教师进步的动力在于始终对自己教学“不满意”并立志改进。“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鉴定”和“评价”。对课进行鉴定并非没有价值,但它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只是对课分出等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