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

ID:14778973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_第1页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_第2页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比较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是随着其历史发展而慢慢沉淀下来的。香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1995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唐朝时候,青山(屯门)一带,已有很多中国人居住,当时的青山,是一处颇为繁盛的港埠。并有唐朝驻军,保卫珠江的入口,外国来的船支,必须经过青山,才可转去广州。宋朝时,一位官员邓符协被派到广东做官,经过青山,很喜欢此地,于是,在任满后,和家属定居于锦田山谷,建立了一个村落,称为“北围”。他的子孙后来又建立了“吉庆围”。清朝时候,清兵1662年派兵到现在的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

2、,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一衣带水,但这期间大体上稍落后与内地,与内地文化的相似点主要体现在宗族文化上,宗族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它是历时最久的、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存的社会群体,还是古老的合法民间组织。它的文化——家族文化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家庭文化,又是可能具有普世性的文化资源。从香港宗族的组成状况、分布空间、它的兴衰历史,到民间宗族的建设、宗祠、家塾、祖坟、规范与祖训;宗族的活动、祭祖、修谱;族人间的人际关系;宗族与村落关系;宗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至今都可以寻觅到历史上的痕迹。中国民众秉承的观念:哪里有

3、他的宗词,哪里就有他的精神寄托。乡村和小镇是祖庙祖坟所在地,也成为宗族文化的发源地,是民风习俗的温床,是真正的家,真正的归宿,真正的安全所在。所以中国向来的传统是“小难避城,大难避乡”。在教育方面,香港自大族迁入以后,为提升宗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及统治权力,开始兴办教育.最早为北宋邓族创办的力瀛书院.孔教教义(儒家思想)是以孔子的教诲为基础。孔子是中国古代圣贤、思想家和教育家,宣扬一套以人际关系为本的道德标准,强调传统和礼制的重要。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影响深远,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教的主要节日是农历八月廿七日或新历九月廿八日的孔诞,香港的孔教徒都会参与教育工作

4、,兴办多所学校,以弘扬孔子的思想。宗教方面,佛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在香港有超过600所庙宇,一如内地其他地区,以同时信仰佛教及道教者最多,占香港人口八成以上。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文化也随之西化,有的人说: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畸形儿;但我认为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相融的交汇点.这种说法更为准确。此时的香港文化兼收并蓄,博彩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香港开阜之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是广州。其后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可是华人社会中大部份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得以保留下来。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治初期,华人如有纠纷,一般会到上环文武庙前“斩鸡头,烧黄纸

5、”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国民间风俗,如太平清醮、盂兰胜会等,也在华人社会间无间断地保存下来。英治初期西方文化对香港的影响仅限于西方人士,但随着20世纪开始香港的华人地位不断提高,西方文化便逐渐影响华人社会。二战后经济起飞,西方文化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例如赛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得以在华人社会普及。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大量大陆难民及资本家来港避难,使香港原以的广东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因中共政府的政策影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亦由广州转移到香港。其粤语文化至今仍对华南、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粤语社群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例如以粤语流行曲为主的

6、香港流行音乐曾经影响大中华地区,培育出多名国际知名歌星,而以粤语为主的香港电影也一度雄霸东亚,培育出李小龙和成龙等国际知名影星,更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提及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差别,就不得不谈到音乐。虽然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但论及音乐事业,却没有太长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和内部的曲折探索历史,中国现代的通俗留心音乐事业的发展在建国后才真正意义上的起步,中国的内地音乐出去古典音乐等,起步较晚。八十年代之前的歌曲主要以直接舒发简单的感情为主,八十年代后期流行音乐得以重见天日,校园歌曲成为主流歌曲,进入九十年代,港台歌手的作品大量传入内地,内地音乐不断模仿改进,新世纪又是一个里程碑,

7、赖以欧美音乐的普及,刺激了大批新生歌手,由此可以预见内地音乐质量在近十年内会有较大的飞跃。在香港,五六十年代是欧西及国语歌曲流行的年代,相对较为保守的星马仍以粤语歌曲为主,部分流入香港市场,在当时工厂女工间大行其道,当时著名的星马歌手有郑锦昌与丽莎。自1970年代起,香港普及化的粤语流行曲是由许冠杰开创的。他把广东话的歌词填入西方流行乐曲(尤其是猫王)。1990年代之前,香港流行音乐歌手并不重视国语流行音乐,在这之前香港的国语流行歌曲大多是来自其它大中华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