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

ID:14779146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时间科目语文班级课题唐雎不辱使命第课时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知识技能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掌握重要词句,培养学生朗读 理解能力。  过程方法加强诵读,从整体文意的把握来帮助理解文中的具体字、词、句,从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确切理解来帮助掌握整体文意,双向互动地学习古文,探讨唐雎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要词句,文意理解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结合课后练习二,围绕“不辱”二字展开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在教

2、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其次,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录音机、朗读磁带。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文中典故的资料。教学资料剪贴、摘抄公元前230年到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

3、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教学程序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一.导入。 由晏子使楚等故事导入 二.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4、首先请四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的四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为下一步顺畅地朗读全文做准备 以长句为例,读准节奏。 选择例句,指导朗读语气。 分角色读,注意人物对话语气。余生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读完后,请两至三位同学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注意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诵读,把握性格与主题 一生读课文。 1、学生找出表现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现的句子,认识二人性格,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2、齐读“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苍鹰击于殿上”,欣赏排比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并作练习,尝试在其后加上“

5、唐雎之刺秦王,?”(引原文或参考原文)再连起来齐读。 四.演读,读懂气节与精神 学生表演 ,余生在点评中获取新的认识 小结:结合全文说说:为何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五.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六,巩固与积累 课后1。背诵课文第三节的排比句。 练习作业2。在课外查阅有关刺客的知识或故事,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人:专诸、聂政、要离的事迹。 板书唐 雎 不 辱 使 命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骄横 狂妄 色厉内荏

6、)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沉着 镇定 坚强无畏)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课后反思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这节课我采用各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去反复读,尤其是分角色朗读,最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在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及性格,领会课文主旨u。教案检查情况:检查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