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

ID:14781735

大小:2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_第1页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_第2页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_第3页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_第4页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班手工折小鱼教案篇一:创意手工课《小鱼游啊游》小鱼游啊游折纸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鱼的形象。2.能运用画的方法进行完善,利用水彩笔添加色彩。3.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教学重点:1.让学生基本了解鱼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2.学会利用水彩笔等材料进行完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教学准备:1.彩色正方形纸2.彩笔教学过程:一、出示范例,创设情境1.出示范例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教师出示范例小鱼

2、)2.贴图画图师:“小朋友,看,她是谁?”(小鱼)“对!小鱼。这条小鱼它叫莎莎,生活在无边的大海里。”(教师将范例贴到黑板上,粉笔画出水草等)3.说感受莎莎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么大的海洋里,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小鱼生活孤单、寂寞等)4.导入课题师:是呀,莎莎生活在海洋没有小伙伴陪它玩,很孤单,它想叫小朋友们来帮助它。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它?(帮它找朋友等)二、探索实践,鱼儿找伴1.再示范例“小朋友刚才想的办法太好了,小鱼听了非常高兴,老师帮它又找来一位朋友(贴在黑板上),小朋友想帮忙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2.师生同折鱼(1)折小鱼用的是什

3、么形状的纸?(正方形)(2)师折一步,学生跟着折(3)小鱼折好后还需要做什么?(引导说出怎样装饰小鱼)(4)用水彩笔画出鱼鳞和鱼眼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没有做好的学生。三、展示作品,组织评价1.帮助学生将折好的小鱼粘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交流。师:同学们,你们折了这么多的小鱼,老师看了非常的喜欢,莎莎也很高兴能有这么多的小伙伴,你们也喜欢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条小鱼?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折的平整、添画眼睛的位置,鱼鳞规则程度等等方面进行评价)3.编编小故事4.与小鱼说再见,结束。篇二: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鱼[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鱼]

4、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鱼。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活动准备:1、有关鱼的碟片。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活动过程:一、看碟片,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儿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二、引导幼儿欣赏观

5、察示范图,幼儿教案《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鱼》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四、提出合作要求。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五、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六、讲评。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

6、小组。篇三:《美丽的鱼》说课稿中班上学期美术课《美丽的鱼》说课稿一、说教材新《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提出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激活兴趣,体验审美愉悦、给幼儿满足感和成功感。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是新《纲要》倡导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我们在操作中实践的一种思路。折纸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折纸,一开始幼儿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在真正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有的步骤不易模仿,致使部分幼儿不能独立操作完成,而失去信心。那么如何通过折纸活动让孩子主动探索、体验成功呢?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适合幼儿主动操作折纸的有效方法呢?

7、在这节活动中,我用幼儿喜闻乐见的魔术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尝试将蒙台梭利教育与折纸活动相结合,在幼儿用纸的对应角涂上相同颜色,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错误控制,从而达到主动探究、体验成功,符合《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目标。二、说目标及准备中班上学期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小肌肉发展和手眼协调不够完善的时期。而折纸活动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小肌肉精细动作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统的折纸活动是采用教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的方法,这种方法等于给幼儿的操作加了一个框,框住了他们的思维,养成了对教师的严重依赖性,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8、的发挥。另外幼儿折纸水平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却是统一的,所以活动一结束,往往会出现幼儿“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