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

ID:14785117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_第1页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_第2页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_第3页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_第4页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内容提要】毛泽东时代,要使新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首先是求强;邓小平时代,则以求富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后邓小平时代,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均衡发展,这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英文摘要】InMaoZedong’stimes,inordertosetthenewChinaonitsownfootinadisadvantageousinternationa

2、lenvironment,thefirstobjectiveofthemodernizationdriveisstrength;inDengXiaoping’times,theobjectiveshiftedtowealth,andthegrandpanoramaofreformandopeningtotheoutsideworldwasthusunfolded.Inpost-Dengtimes,infaceofthechallengesoftheintegrationofworldeconomiesandthenewwaveo

3、fHi-techrevolution,thenation’sobjectiveofmodernizationisall-roundandbalanceddevelopment"withmanasthebase",andthisgoalcanonlyberealizedbythecommoneffortsofseveralgenerations.【关键词】现代化/发展战略/以人为本modernization/developmentstrategy/withmanasthebase【正文】20世纪是中国全面回应世界现代化潮流挑战的世

4、纪。在中华民族外侮频至、内乱不息的生存危亡情势下,启动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的、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确定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范式,以国家政权的权威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现代化事业。由此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的现代化将在一个最具有社会动员能力的现代政党的指导下,由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组织推动,进入以社会主义为范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50年,是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断求实,动员社

5、会资源的制度安排不断丰富,现代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的50年。这50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全面移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改造时期;对苏联斯大林模式进行片面修正的动乱时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时期。这三个时期对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开始是以单一工业化为现代化指标,进而提出了“四个现代化”6的指标体系,最后再扩展到全面现代化的多项度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在现代化发展战略上的表现,则是从“超英赶美”的盲目赶超战略,逐步转变为以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进步。这个对现代化认识从片面到全面的体认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发

6、展价值取向的变化,即由求“强”以立国本,到求“富”以筑国基,再到“以人为本”以铸国魂的历史演进过程。一、求强意识下的工业化战略和向斯大林模式的全面转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中共中央从中国生产力极不发展的国情出发,认为至少要搞15-20年的新民主主义,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当时曾设想,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和轻工业,为建设周期长的重工业积累资金。1953年开始的大规模向社会主义急速过渡的“一化三改”,是对建国方略的全局性战略转轨,在向社会主义全面转轨中,深深根植着中国百年来刻骨铭心的追求工业化的求强意识。工业化是从中国百

7、年屈辱中激发起来的强国夙愿。苏联运用超强的国家政权全面组织社会生活、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高速发展起了工业化,取得了强国路线的成功,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这对新中国无疑有着强大的示范力量。在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成员,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中国工业化所需的宝贵的资金、技术。把工业化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联系起来的斯大林模式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首选目标。苏联斯大林模式包括高度统一的行政指令计划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8、这是用政权的力量强制性管理社会,牺牲农业,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它对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启动在短期内能收其急效,也有十分严重的弊端。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们普遍地缺乏现代制度知识,在观念上是把苏联模式当作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不但对苏联模式的体制弊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