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ID:1478766

大小:4.4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1-11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_第1页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_第2页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_第3页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_第4页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制)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伊斯兰教(622)穆罕默德基督教(1世纪)耶稣佛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世界三大宗教关于宗教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而且是全球8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圣彼得教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梵蒂冈将一个宗教的神奇演绎得美轮美奂。“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

2、文主义的含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任职终身,驻在梵蒂冈罗马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信徒上帝华丽的祭坛教皇出巡红衣主教大主教概念: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背景下,16世纪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力响应、个别国家君主支持的对封建罗马天主教会展开猛烈冲击并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出反映资产阶级的基督教新教派的宗教变革运动。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它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什么叫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在中世纪的西欧的地位(1)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各国土地1/3以上。(2)政治上,教阶制度

3、等级森严,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3)思想文化上,教会神学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4)社会生活上,西欧国家的人们从生到死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皇帝之上的皇帝全体信徒的国王神职人员的首领阅读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天主教会阻碍(根本)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后,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一些原本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也受到很大影

4、响。(2)思想上:文艺复兴引导,人文主义觉醒主教的俱乐部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愚人船油画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们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负担最终落到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被教士用在追逐尘世的享乐上,因而感到无比愤概,城市市民也不满教会的统治(3)政治上:天主教会和人民、世俗王权矛盾激化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经济上: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根本)(2)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

5、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活跃(3)政治上: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材料一: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当时梵蒂冈计划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1)政治上: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奶牛”之称。材料二: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

6、政治上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分裂、落后,使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与德国的矛盾异常尖锐,同时没有强大的王权,反倒有利于各种反教会思想的存在。(2)经济上: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二、马丁.路德改革1、背景: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购买“赎罪券”(3)教皇兜售“赎罪券”以搜刮民财。(导火线)(1)、政治上: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

7、的奶牛”之称。(2)经济上: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3)教皇兜售赎罪券以搜刮民财。(导火线)为什么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发生?二、马丁.路德改革1、背景: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第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上帝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因行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