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学案

《再别康桥》学案

ID:14794988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再别康桥》学案_第1页
《再别康桥》学案_第2页
《再别康桥》学案_第3页
《再别康桥》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别康桥》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抓住关键意象,感受康桥秀丽柔美的风光,体会作者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2.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3.品味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完成下面练习(1)徐志摩,笔名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________诗派的“盟主”,著有________等诗集。(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

2、___。(3)轻轻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听读、借助注释自读课文,给下列词语注音:河畔:()荡漾:()青荇:()沉淀:()似的:()长篙:()漫溯:()满载:()斑斓:()笙箫:()问题3:诵读全诗,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问题4: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析意象特点和其蕴含的作者情感。问题5:品味诗歌“三美”。(1)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本诗中主要表现在:①押韵。韵脚为:。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

3、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境相似,结构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2)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3)绘画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问题6:“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用得独特,品味它的妙处。三、目标检测1.完成课后习题22.在全诗中选出你喜爱的一节,写一段话描述其中的画面。4四、配餐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撑(zhǎng)

4、着  彷(páng)徨凄(qī)清  巷(xiàng)道B.彳亍(chìchù) 凄婉(wǎn)颓圮(pǐ) 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青荇(xìng)  长篙(gāo)D.斑斓(lán) 沉淀(dìng)似(sì)的   泥(nì)古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

5、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4.(2005年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B.按捺        纳税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C.静谧        猕猴    弥天盖地    所向披靡D.皎洁     

6、   缴纳    狡兔三窟    矫揉造作5.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   )A.彷徨         寂寥      河畔     色彩斑斓B.竹篙         漫溯      凄宛     惆怅而归C.笙箫         繁衍      挑衅     彳亍独行D.记载         哀怨      浮藻     碧波荡漾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

7、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7.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

8、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8.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