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ID:1479913

大小:1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1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2、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方法:自读、自译、讨论、串讲相结合。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④零丁洋里叹零丁。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⑥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

2、概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二、了解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三年(1278年

3、)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三、解题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一篇序言。“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附文天祥的诗。渡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序”作为一种文体

4、,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书序在正文之前,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文叫做“后序”。“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1-用心爱心专心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5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1至第4段重在记叙,第5段以抒

5、情为主。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五、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一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若另有生字,写出并注音。德祐缙绅萃纾祸觇北翌日2、解释重要词语⑴除(被)授予官职都督路修门萃会纾难觇⑵A、战、守、迁皆不及施。   迁:迁都。施:实施,布置。B、莫知计所出。    莫:无定指代词,没有谁。C、予不得爱身;爱:顾惜,舍不得。身:自身,自己。D、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接受任命。E、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翌日:第二天。F、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留:被扣留。3、重点语句解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明确:

6、“一”,是动量词。“一行”,是走一趟意思。“谓……为……”是“说……是……”意思。全句译作“大家说我走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明确:“爱”,吝惜。“意”估计。“北”,元军方面。“尚”,还。“可以”,可以凭借。“口舌”,代“言辞”。“动”,说动。全句译作“国家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可以凭借言语说动的”。4、学生举疑问难。5、翻译第一段译文: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职位,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迎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

7、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当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还可以用言词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6、理解内容:(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和“缙绅、大夫、士,莫知计所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