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

ID:14812107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1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2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3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4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5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6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7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8页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_第9页
资源描述:

《 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为例2011—11文艺生活LITERATURELIFE乐舞歌赋浅谈”二人台”音乐与笛曲的创作——以笛子协奏曲《走西

2、El》为例石硕(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竹笛这种乐器的发展史,然后简单介绍了”二人台”音乐的发展历程,最后又简要叙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后以竹笛协奏曲《走西口》为例,分析了这首乐曲中的”二人台”音乐成分,谈到了竹笛如何运用技巧来表现”二人台”音乐风格.关键词:竹笛;”二人台”;《走西口》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一O131—01竹笛这种乐器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古哨”发展演变而来,经科学计算发现,最古老的笛子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

3、史了.经过了8000多年的历史沉淀,使竹笛这种乐器从最初的四五六七孔不等,到汉代时与西域胡笛相互融合,在保留中国古笛七孔的形制的同时吸收了西域胡笛吹孔与发音孔在同一平面的演奏方法,渐渐与胡笛融为一体;发展至唐代,膜孔的出现使竹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使竹笛这种乐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中国乐器之列,恰恰是膜孔的出现使竹笛的音色,音量,表现力与感染力有了重大的改变,使其演奏技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其形制也El臻完善.在唐代一些大诗人的作品里随处可见竹笛的影子,李白曾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杜甫曾有”吹笛秋山风月

4、清,谁家巧作断肠声”;王焕之也曾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从这些诗词里还依稀可以看到竹笛在唐代的繁盛景象.到了宋元时期,由于戏曲音乐的蓬勃发展,竹笛则成为了许多地方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照伴奏剧种的不同渐渐分成了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时至新中国成立后,冯子存先生把竹笛由之前的戏曲伴奏乐器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一种独奏乐器.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在独奏方面,大量创作的独奏曲El益推动着竹笛的发展;另一方面,竹笛依旧保持着其在乐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竹笛在”二人台”音乐中的地位,以及以”二人台”音乐为题

5、材创作的独奏曲,及二者的相互影响.“二人台”音乐是一种民歌向戏曲方向发展,且具有了一定戏曲雏形的一种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山西北部,陕西榆林,河北张家口以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地区,是在民间艺术的学习,交流与影响中渐渐发展起来.最初,”二人台”只是山西当地一种地方性小剧种,由于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誉为”长腿艺术”.其音乐特点主要是旋律明亮,清新,高亢,朴质.如今的”二人台”音乐以发展成为地方色彩浓郁,具有了一定影响力的音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广大人民劳动的结晶.它的音乐有着

6、浓郁的泥土芳香和山野味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因其最初多为二人表演,故称之为”二人台”.“二人台”音乐起源于民歌,其最初的音乐形式只是一种自娱性质的音乐,演唱的人一般都是坐在田间,不需要化妆,更不需要加入表演,主要是抒发人们在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情以及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此后,民间艺人又对”二人台”音乐进行了一些加工,并从其他一些民间艺术中吸收了一些养份,加人了一些简单的伴奏乐器(竹笛就是最初的伴奏乐器之一),同时,在演员的表演方面也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化妆与动作表演,在演唱内容方面具有了一定的戏曲性因素,将最初简

7、单的民歌对唱进一步发展并且增加了一些说唱与道白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欣赏水平的El益提高,”二人台”音乐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竹笛,四胡与扬琴被称为”二人台”音乐伴奏的”三大件”,在音乐伴奏中占有主导地位,它们之间相互弥补相互衬托,使“二人台”音乐曲调优美华丽,极具特色.艺人们常说,在”二人台”乐队中,”梅(或枚,即竹笛)是骨头,四胡是皮肉,扬琴是衣着”,可以看出竹笛在”二人台”音乐中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竹笛之所以能够走上独奏舞台,也是和”二人台”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众所周知,竹笛这种乐器

8、是冯子存先生把它推上了独奏舞台,冯先生自幼吹竹笛,十七岁以后一直从事地方戏曲”二人台”的伴奏工作,通过长期实践,他在”二人台”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总结并发展了北方竹笛的演奏技法,形成了其高亢,嘹亮的典型北方竹笛特色.而冯先生最初的独奏曲曲目,如《挂红灯》,《万年红》等,都是以”二人台”音乐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