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14814685

大小:10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30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铁中20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铁中2011-2012学年(上)高2013级11月期中检测试题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上)一、积累与运用(一)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是()A秦塞(sài)逡(qūn)巡句读(dòu)湓(pén)浦口B脊(jí)鳍朱拓(tà)谬(miù)种皮开肉绽(zhàn)C窈(yǎo)陷裉(kèn)袄阜(bù)盛扪(mén)参历井D间(jiàn)或榫(sǔn)头懵(méng)懂锲(qiè)而不舍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是()A刺造寒暄猿猱不拘于时B鞭笞烟蔼纨绔诚惶诚恐C忖度草窠歆享砯涯转石D俨然悚

2、然蹂躏惴惴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就算是捐了门槛也“必须”死。在“祝福”的喜庆中“老”去的她真是死有余辜啊!B《老人与海》是一部非常好的励志作品。通过阅读,很多人对老人的坚毅都佩服得五体投地。C韩愈在《师说》中讳莫如深地宣扬了人人都应从师的道理。D有人批评时下流行的穿越小说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是一种将希望寄托到古代的“逃避行为”。我不太同意,并认为这种言辞简直是不刊之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老头儿望着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后来就慢慢地沉了下去。B这就是祥林嫂为什

3、么要捐门槛的原因了。C李商隐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旷世情种”。D琵琶女的自述身世,竟然引发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二)阅读文言文,并完成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9分)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4、,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

5、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

6、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言得之得:适宜,得当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C至于颠覆至于:另提一事D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6、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洎牧以谗诛然后以六合为家C赵尝五战于秦

7、而青于蓝D赂秦而力亏而天下诸侯已困矣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六国要是能够坚决不割让土地给秦国,且团结一致、任用贤良,那么秦国的国力不会强大到逐一灭掉六国。B作者提到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是导致燕国灭亡的根本原因。C秦国的贪得无厌和强大的军队实力,将六国逐渐逼迫到无法抵抗的地步,只有不断地割地求饶。D赵国本来国力强盛,要是能够继续任用贤臣良将,始终如一地抵抗强秦的攻势,也不会落得个灭亡的下场。(三)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1分)8、(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四)语言的实际运用9、阅读下列文字,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