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ID:14817253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_第1页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_第2页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_第3页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_第4页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在麓山之友教师合作沙龙“日常教育生活的反思与重建”研讨会上的发言刘老师,各位老师:我发言的题目是追求卓越的教育反思: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首先解释一下这个题目,追求卓越的教育反思,教育反思是中心词,追求卓越是限定语,意思是我们的教育反思应当是追求教育的卓越的反思,教育反思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教育的过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是说我们在反思教育生活时,既要坚持心中的理想,用理想来观照我们的教育生活,又要顾及到现实的可能性,站在现实的土壤上反思我们的教育。那么为什么追求卓越的教育反思要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呢

2、?是因为一个方面,我们在反思教育时,只有用高于现实教育的理想标准来反思教育现实,才能发现现实教育的不足,从而使教育走向卓越成为一种可能,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流于平庸。但另一方面,这仅仅是一种可能,理想观照下的教育要按照理想的标准来改进,还需要考虑到种种的现实条件,否则我们的教育反思将倾向浪漫化,而于事无补。(一)用心中的好教育观照生活之所以做教育反思时应当用理想的尺度来观照我们的教育生活,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反思往往停留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其目的只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而并不关注教育行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无法使教育

3、行动的品质得到提高。这种只停留在事实层面,而不上升到价值层面的教育反思,使教育流于平庸甚至走向教育的反面。中学物理教学中,有一课是关于共振现象的,如果我们发现讲课时通过复习振动现象,然后引入共振概念,学生很难接受时,通过反思,我们很容易发现从抽象到抽象的讲解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军队整体踏步经过一座桥时,桥梁突然坍塌的视频”来让学生猜想桥梁坍塌的原因。反思后改进的教学当然更有效果,但究竟教学的意义和品质提升了没有?很难说。相反,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价值尺度:我们象苏格拉底一样确定知识就是美德,坚信看似冰冷的科学之后背后,其实

4、包含着丰富的德性,我们要在理科教学中通过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其实并不冰冷,其实包含诸多的生活情趣,人类掌握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润泽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而不仅仅是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等等,那么我们在反思那堂共振现象课的导入策略时,就不再仅仅知识关注策略的有效性,而是关注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一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时,就会有意识地想到是不是可以不选择桥梁坍塌这样的悲剧性事件,而是选择更富人情味的生活素材,比如为什么在吵闹的环境中,婴儿微弱的哭声其他的人听不到,而离婴儿很远的母亲却能很容易觉察到?让

5、学生猜原因,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婴儿哭声的频率和母亲的耳朵产生了共振,这是自然界最令人惊叹的神秘现象,与大桥坍塌相比,显然婴儿的事例更富人情味。再比如我们可以举臭氧层的事例。为什么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是因为它振动的频率,恰好与紫外线共振,因而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而我们现在却破坏了臭氧层。这样的事例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对科学知识的占有和运用应当谨慎有度,对大自然应当充满敬畏,道法自然,不破坏大自然的法则。改进教学后,同样有效的教学,哪一个更富人文关怀?我们到底是要有效的教育,还是要好的教育?还是两者都要,答案不言自明。这则事例同时也告诉我们,看似冰冷客

6、观的科学知识,其实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原为苏格拉底意义上的本原的知识,从而使之恢复已经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德性和人生意义,这种“本原的知识内含着实践,不同于技术性知识”(杨骐文、刘铁芳:《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对话,兼及古代经典的意义》,刘铁芳教育人文博客?),它包含着生活的特征,能使人们从抽象的冰冷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充满人间温情的常识世界。我想这应当是我们在从事理工科教学时所应坚定的一种理想和信念。什么是教育理想,教育理想就是我们心中要怀抱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就是我们心中的好教育,高于现实生活的好教育,它正如柏拉图意义上的善,现实世界的一切教育生

7、活,都是它的不完全的,有所缺失的显现。因此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应当不断地用这种超出生活之上的善的标准来比照我们的现实生活,反思现实生活的不足,进而不断接近这种善。正如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所言,我们需要一个标准来“明辨生活方式的好坏,并且总是能选择条件允许的最佳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高于生活的这种好教育作为反思现实教育生活的标准,我们才能不断地超越现实的教育生活,使教育不断走向卓越。那么怎样去寻找和确信心中的好教育?我们应当象苏格拉底一样,从我们的内心去寻找确定的依据。我们在课程改革之前,好教育的标准是外在的强制性力量给我们的,教师的内心没有判断

8、的自由,他们只能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和宣讲者,判断好教学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教学是否全面深入地贯彻大纲的要求,完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