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

ID:14817753

大小:1.5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30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_第1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_第2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_第3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_第4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简介透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作用,将被检查者置于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与X线管之间,X线穿过人体之后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并进行视读的检查方法,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检查方法。摄影:将被检查者置于X线管和屏-片系统之间,X线穿透人体后在胶片上形成潜影,再经冲洗过程获得清晰照片影像的检查方法,得到的照片称平片。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人为地造成密度差别而形成影像对比的检查技术。优点是使缺乏自然对比的器官和组织形成对比,扩大了X线诊断范围,不足是少数人有副反应。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检查技术简繁的选择,损伤性,影像检查费用的考虑。胶片特性曲线:胶片

2、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横坐标相对曝光量的常用对数值,纵坐标为光学密度。感光特性值:本底灰雾、感光度、反差系数、最大密度、宽容度。曲线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增感屏:基层、荧光体层、保护层、反射层。增感率:在照片上产生密度为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X线照片的密度: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度,也称黑化度。影像灰度:在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器上显示的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黑化程度。影像对比度: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包含物体对比度、X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照片对比度、人工对比度。影响影像对比度:射线对比、胶片特性曲线、显影条件。手后

3、前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手掌向下,平放于暗盒上,手指伸直略分开。第三掌骨头至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第三掌骨头摄入胶片。手后前斜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手掌向下,掌面与暗盒成450角,指尖接触暗盒,第三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暗盒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第三掌骨头摄入胶片。手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手尺侧在下,手指伸直或前屈,手掌与暗盒垂直,第五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暗盒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第二掌骨头射入胶片。腕关节后前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

4、手成半握拳状,掌面向下平放于暗盒上,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射入胶片。腕关节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手成半握拳状,腕部尺侧在下,手掌后倾斜约100角,尺骨茎突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桡骨茎突垂直射入胶片。腕关节尺偏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暗盒远端抬高200角,手成半握拳状,掌面向下且向尺侧偏展,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射入胶片。尺桡骨前后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

5、胶片的关系:前臂伸直,背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前臂中点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前臂中点射入胶片。尺桡骨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前臂伸直,尺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前臂中点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前臂中点射入胶片。肘关节前后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肘部伸直,背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尺骨鹰嘴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射入胶片。肘关节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肘关节屈曲成900,肩部放低,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尺侧

6、在下,肱骨内上髁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肱骨外上髁射入胶片。肱骨前后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站立于摄片架前,上肢伸直略外展,掌面向前,上臂中点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上臂中点射入胶片。肱骨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上臂前伸放于暗盒上,肘关节屈曲900,掌面侧立。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上臂侧位中点射入胶片。肩关节前后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肩部背侧紧贴暗盒,躯干向被检侧旋转约300角,被检侧上肢外展200~300角,掌面向上,肩胛骨喙突

7、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肩胛骨喙突射入胶片。肩胛骨前后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被检侧肩部背侧紧贴暗盒,肩胛骨喙突下方5cm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肩胛骨喙突下方5cm射入胶片。肩胛骨侧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的关系:取站立位,被检侧紧贴暗盒。转动身体,使肩胛骨内、外缘中点连线垂直于暗盒并置于胶片中心。2、中心线的角度:与胶片垂直。3、中心线的入射点:对准肩胛骨内缘中点射入胶片。锁骨后前位投照要点1、肢体与胶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