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

ID:14828509

大小:1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学案一无答案2017061623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版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一)——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线索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2.概括中心思想。3.找出行文线索。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分

2、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

3、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3.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散文中,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有些句子反复出现,称之为反复句。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三、真题典例桑葚熟了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

4、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

5、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

6、,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

7、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桑葚 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概括时要做到简洁、准确。线索是贯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