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

ID:14834106

大小:2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_第1页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_第2页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_第3页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中平测量:2、缓和曲线:3、缓和曲线切线角:4、桥梁工作线:5、贯通误差:二、填空题:(20×1分=20分)1、线路勘测中的测量工作通常分为、和两个阶段进行。2、放样平面点位的基本方法有:、、、和。3、缓和曲线的三个常数是:、和。4、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和。5、桥梁桩基础施工中主要的测量工作有:、、。6、路基边桩放样的方法有:、、、和三、选择题(10×2分=20分)1、下列点中哪一个不是圆曲线的主点()A、JD点B、ZY点C、QZ点D、YZ点2、平面控制中,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一般不包括的一项是()。A、选点B、

2、测角C、测高差D、量边3、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当待定点与控制点间不能量距,则只能用()测设。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4、缓和曲线最常用的两常数β0和δ0的关系是()A、β0=δ0B、β0=2δ0C、β0=δ0D、β0=3δ05、利用三个方向交会桥墩中心位置时易形成示误三角形,若交会方向不包括桥中线方向,应取示误三角形的()作为交会的桥墩中心。A、重心B.内心C.垂心6、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的高程A.水准点B.转点C.交点D.中桩7、隧道地下控制测量的主要形式是()A附合导线B闭合导线C支导线D水准计算8、下面不属于线路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是()。A

3、线路中线测量B线路纵断面测量C线路横断面测量D地形图测绘9、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A、传递高程B、传递方向C、加快观测速度D、无需设置转点10、1∶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A、0.5mB、1.0mC、5.0mD、1.5m四、简答题:(2×5分=10分)1、简述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画图)?2、简述极坐标法放样点位的过程?五、计算题(15分)设A点高程为136.567m,现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36.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之间,在A尺上读数为a=0.888m,则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设计高程。六、计算题(15分)试补充纵断面测量记录计算

4、表格:水准测量记录表测点水准尺读数仪器高程高程原有高程备注后视中视前视BM12.09810.265水准点高程HBM1=10.265HBM2=11.1050+0001.280+0501.760+10010.540+128(ZD1)1.6851.56412.48410.7990+2001.850+4001.8010.78BM21.50211.08311.105∑5.7394.921《线桥隧施工测量》试题二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中平测量:线路中桩的高程测量叫中平测量。2、缓和曲线:是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插入的一段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到圆曲线半径的曲线。3、缓和曲

5、线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缓和曲线起点切线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切线角。4、桥梁工作线:梁在曲线上布置时,使各跨梁的中心线连接起来,成为与路线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5、贯通误差: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以及细部放样的误差,使得两个相向开挖的工作面的施工中线不能理想对接,产生错开的现象,即贯通误差。二、填空题:(20×1分=10分)1、初测、定测2、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3、切线角、内移距、切垂距4、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5、测设桩基础的纵横轴线、各桩中心的位置、测定桩的倾斜度和深度6、解析法、图解法、试探法、坐

6、标法三、选择题(10×2分=20分)1、A2、C3、C4、D5、A6、D7、C8、D9、A10、C四、简答题(2×5分=10分)1、大地水准面2、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夹角:两点间的距离为:五、计算题(15分)解:①在AB点之间安置水准仪,整平后先后视A点的水准尺得后视读数a=0.888m,计算水准仪视线高程:Hi=136.567+0.888=137.455m②计算前视水准尺尺底为指定高程时的水准尺读数:b=Hi-Hb=137.455-136.000=1.455m六、计算题(15分)测点水准尺读数仪器高程高程原有高程备注后视中视前视BM12.0

7、9812.36310.26510.265水准点高程HBM1=10.265HBM2=11.1050+0001.2811.080+0501.7610.600+1001.8210.540+128(ZD1)1.6851.56412.48410.7990+2001.8510.630+4001.8010.78BM21.50211.08311.105∑5.7394.9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