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

ID:14835916

大小:173.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30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_第1页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_第2页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_第3页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_第4页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_初中语文中考冲刺串讲13(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三讲议论文阅读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考查的重点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如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对全文论证结构的梳理、划分,对全文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对全文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如语言特色、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概括文段的大意,分析文段的思想内容,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快速辨识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理解文段的论证方法或表达手法,提取与概括文中的论点,品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味、理解关键词语与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等等。  【

2、知识疏理】  1.论点、论据、论证、驳论方面的知识。2.全文中心论点的判断。3.全文结构与议论的层次性分析,用提纲概括全文每层次论述的大意。4.全文分论点的表现形式与层次性,编写段落提纲。5.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段的中心句的理解,段意的概括。6.论证的要点和层次。7.全文中论证方法的使用。8.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9.驳论点的写法与驳论据的写法。10.句子的哲理含义的理解,长句的理解,段中的句序。11.句式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12.设问和反问的作用。13.句中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试题特点】  题型以填写简答题为主,少有选择题。填写简答题的出题角度

3、比较丰富,填写、概括、答问、解释、阐述、自由表达等为主要出题角度。大多数选文都设计有开放式、迁移式的考题。  【解题导引】  例1.(2004·徐州)  理性的阅读  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对于读书,人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瓴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

4、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无限,生命有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用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

5、,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

6、,而要有主见。理性的阅读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选自《青年科学》2004年第1期,略有改动)  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围绕主要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它们分别阐述了什么?  ①  ②  ③  3.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  “进”是指:  “出”是指:  4.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1题的考查目的是概括、提取全文的主要观点,这就要求考生总览全文,进行感受与提炼,这是

7、设题的第一个层次。第2题的考查目的是分析、概括全文论述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对选文进行比较细致的阅读,对选文内容进行概括,这是设题的第二个层次。第3题的考查目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对文中词句的含义进行品味,这关涉到精段的阅读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对文中最后一段进行更加细致的品读,这是设题的第三个层次。第4题的考查目的是让考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谈论,这是有机的恰到好处的迁移而不是硬贴上去的问题,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这是设题的第四个层次。  (参考答案:1.阅读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要理性的阅读)(理性的阅读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2.要有

8、选择地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