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ID:14838726

大小: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0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_第1页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_第2页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_第3页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_第4页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hyponatremia)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hypotonicdehydration)。2、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故机体虽缺水;(3)有明显的失水特征;(4)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多。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时血清钠浓度>150mmol/L。高钠血症患者血浆皆为高渗状态,但体Na+总量有减少、正常和增多之分;根据细胞外

2、液量的变化可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和等容量性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hypernatremia)的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dehydration)。1、原因:(1)水摄入减少;(2)水丢失过多;1)经呼吸道失水;2)经皮肤失水;3)经肾失水;4)经胃肠道丢失。2、对机体的影响:(1)口渴;(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4)血液浓缩。等渗性脱水(isotonicdehydration)的特点是钠水呈

3、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edema)。水肿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如水肿发生于体腔内,则称之为积水(hydrops),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脑积水等。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胞流体静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变和严重的营养不良。②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的蛋白质从尿中丧失;③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3)淋巴

4、回流受阻:当淋巴干道被堵塞,淋巴回汉受阻或不能代偿性加强回流时,含蛋白的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1)心房钠尿肽(ANP)分泌减少;2)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fraction,FF)增加(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受激素调节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1、原因和机制:(1)钾摄入不足;(2)钾丢失过多;1)经消化道失钾;2)经肾失钾;3)经皮肤失钾。(3)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1)碱中毒2)过量胰岛素使

5、用;3)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4)某些毒物中毒;5)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对机体的影响:(1)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1)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主要有骨骼肌和胃肠道平滑肌,其中以下肢肌肉最为常见,严重时可累及躯干、上肢肌肉及呼吸肌。①急性低钾血症:轻症可无症状或仅觉倦怠和全身软弱无力;重症可发生驰缓性麻痹。②慢性低钾血症:2)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①心肌生理特性的改变:a.兴奋性增高;b.自律性增高;c.传导性降低;d.收缩性改变②心电图的变化:与心肌细胞在低钾血症时电生理特性变化密切相关,典型的表现有:代表复极化2期的ST段压低;相当于复极化3期的T波低平和U波

6、增高(超常期延长所致);相当于心室动作电位时间的Q-T(或Q-U)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时还可见P波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群增宽。(2)补钾:对严重低钾血症或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或肌肉瘫痪等,应及时补钾。最好口服,不能口服者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静脉滴注补钾。静脉补钾时须注意:①尿少量不宜补钾,每天尿量在500ml以上时才能静脉补钾;②输入液钾浓度以20~40mmol/L为宜;③每小时输入量为10~20mmol;④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定时测定血钾浓度。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1、原因(1)钾摄入过多;(2)钾排出减少;(3)细胞内钾转动到细

7、胞外:1)酸中毒;2)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3)某些药物的使用;4)组织分解;5)缺氧;6)高钾性周期性麻痹;(4)假性高钾血症。2、对机体的影响(1)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1)急性高钾血症:①急性轻度高钾血症;②急性重度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的调节:(1)血液的缓冲作用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的特点是:①可以缓冲所有的固定酸,不能缓冲挥发酸;②缓冲能力强,是细胞外液含量最高的缓冲系统,含量占血液缓冲总量的1/2以上(见表4-2);该系统可进行开放性调节,碳酸能和体液中溶解的CO2取得平衡而受呼吸的调节;③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