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

ID:14841611

大小:141.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30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_第1页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_第2页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_第3页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_第4页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培训(初级)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技术培训讲义(初级)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宋文涛2011-9-2930目录模块1培训准备2模块2编写教学设计方案4模块3选用教学的媒体8模块4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11模块5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14模块6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开发15模块7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16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19模块9体验单元教学设计22模块10培训的总结与提高2530模块1培训准备学习目标: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关系3、明确此次培训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4、了解利用技术手段进

2、行交流的重要性5、形成学习小组,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在对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意识学习成果:1、培训班教师、学员情况表和通讯录2、选题计划3、学习记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1、管理员创建班级2、分配培训平台登录帐号3、学员完善个人信息资料(学校类型:、申请电子邮箱)4、分组(每5人一组)5、培训平台使用简介(重要的是资料馆和作业。)6、明确培训方式与成果(完成作业并上传,保留所在电脑上的个人文夹。完成作业的几种方式)7、创建个人学习用文件夹8、理论教学。9、完成作业。理论导学:  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0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

5、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n新课程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与学的方式的改革u教学内容改革涉及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材

6、等方面的改革。u教与学方式的改革:l传统教学方式以“口授、板书、演示”为主要特征,传统学习方式以“耳听、手记、做题”为主要特征。l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30l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转变,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n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7、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n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注意两点:1、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教育技术的本质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即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

8、术。n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差别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包括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观念形态)两大类.  信息技术要求:  1、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能收发电子邮件,给多人发送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