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ID:14844126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困境,我们应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教学体制,营造良好外部氛围等思路,推进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真正把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办成“亲农”教育,服务好“三农”。  论文关键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困境;发展;对策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需要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我校是一所有近40年历史的农

2、业中专学校,1993年被评定为省部级重点学校。学校立足于“三农”,形成了以农林畜为主要学科的办学特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等农业教育曾一度遭到极大冲击,我省农业学校大多脱掉“农字帽”,或被合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数量锐减,招生规模萎缩,农业特色被丢弃。我市是有58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工业薄弱,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即使若干年后实现了城市化率50%的目标,仍会有近3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如果没有农业教育,农村劳动力素质如何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实现?所以,我校始终在坚守,仍保持农林畜学科的优势与传统特色,

3、致力于培养服务农业和农村需要的实用人才。在发展中尽管有诸多困难,但我们仍采取种种举措,努力争取办学空间,为“三农”服务。  虽然今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国家的职业教育资金多是“扶强扶优”。按照“强”和“优”的条件,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多被排除在国家扶持之外,对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的我校而言,更是如此。严重地影响了本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当前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困境  招生困难、生源减少、学生素质差,办学举步维艰1999年以来,受高校扩招、轻农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无奈的选

4、择。即使中等农业学校招生无门槛,也仍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是中考不理想的、部分是初中未毕业的、还有部分是外出打工的等等,而读农林畜类专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逐年锐减,严重影响到中等农业学校的正常教学。不少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撤掉原计划开设的专业或将不同的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改为非农专业。据调查,云南省近五年中职教育毕业生中涉农专业学生比例不到10%,而我市涉农专业毕业生不到7%。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为了摆脱办学困境,纷纷在非农专业上下工夫,目前规模大、办学条件好的中等农业学校大多是通过做大非农专业发展起来

5、的。  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制约办学质量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由于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我国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基础条件普遍薄弱,办学条件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大多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依靠“八五”期间积累的“家底”在维持、支撑,根本谈不上发展;加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大滞后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教师学习培训机会少,“双师型”4教师缺乏,严重影响了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培养农业技能人才的数量、结

6、构、质量等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相符由于我校农业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要,专业设置和布局不合理,办学模式缺乏灵活性,课程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在校生素质不高,给学校实现培养“三农”人才的目标带来了很大困难。依据我市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本该有更多的人去爱农、学农、务农。但学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相当多学生不选择农业类专业,纷纷涌向二、三产业的热门专业。随着当前商品经

7、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家长都认为多花一点钱让子女读高中、考大学,跳出“农”门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寻求学校发展,很多农业职业学校只开设二、三产业的专业,脱离农村实际需求;而我校在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二、三产业专业的同时,自始至终开办涉农类专业,虽然畜牧类专业在本地影响较大,但仅占我校招生的6%,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相符。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更难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原有的就业市场基本消失殆尽。部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展农业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且重视不够。涉农类专业毕业

8、生受行业、专业、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就业面较窄,就业难度较大。特别是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种植类专业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市场,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创业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98年,全国有中等农业学校365所,在校生达50余万人,90%学生毕业于农林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