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

ID:14846023

大小:81.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30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_第1页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_第2页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_第3页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_第4页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针灸治疗学习题----内科病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7.髓之会穴百会,可充养髓海,为止晕要穴。绝骨绝骨为髓会8.肝肾阴虚眩晕可在基本处方上加行间、太冲、太溪,滋补肝肾,培元固本。肝俞、肾俞、太溪可滋补肝肾,培元固本四、简答题1.2.试写出针灸治疗眩晕的基本处方。百会、风池、头维、太阳、绝骨试述痰浊上蒙眩晕的针灸治则。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3.4.试述气血不足眩晕的针灸治则。补益气血、充髓止晕,针灸并用,补法

2、62试述风池、头维、太阳等穴在治疗眩晕作用。风池、头维、太阳均位于头部,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5.试述风阳上扰眩晕治疗的加减用穴。风阳上扰加行间、太冲、太溪,滋水涵木、平肝潜阳6.试述肝肾阴虚眩晕治疗的加减用穴。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培元固本7.三棱针治疗眩晕的处方用穴。印堂、太阳、百会、头维等8.痰浊上蒙眩晕的饮食注意事项?痰浊上蒙眩晕患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厚味之品,以免助湿生痰,酿热生风。也应避免过食辛辣,过用烟酒,以防风阳升散之虞五、问答题1.试述治疗眩晕的针灸治则。风阳上扰者,平肝潜阳、清

3、利头目,只针不灸,泻法;痰浊上蒙者,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气血不足者,补益气血、充髓止晕,针灸并用,补法;肝肾阴虚者,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以针为主,平补平泻。2.62试述治疗眩晕的针灸基本处方及方义。处方:百会、风池、头维、太阳、绝骨。方义: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无论病因为何,其病机皆为髓海不宁。故治疗首选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因本穴入络于脑,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头维、太阳均位于头部,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绝骨乃髓之会穴,充养髓海,为止晕要穴。3.试述眩晕的针灸基本处方及所用穴位的操作特点处方:百

4、会、风池、头维、太阳、绝骨。操作特点:针刺风池穴,应正确把握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浅;其他腧穴常规针刺;痰浊上蒙者可在百会加灸;眩晕重症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至1小时。。4.试述眩晕辨证分型及各型治疗加减用穴。分型: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加减用穴:风阳上扰加行间、太冲、太溪,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痰浊上蒙加内关、中脘、丰隆,健脾和中,除湿化痰;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足三里,补益气血,调理脾胃;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滋补肝肾,培元固本5.如何运用耳针治疗眩晕?取肾上腺、皮质下、枕、脑、神门、额、

5、内耳;风阳上扰加肝、胆;痰浊上蒙加脾、缘中;气血不足加脾、胃;肝肾阴虚加肝、肾。每次取一侧3~5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还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6.62如何运用三棱针和头针治疗眩晕?三棱针:眩晕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会、头维等穴,三棱针点刺出血l~2滴。头针:取顶中线、枕下旁线。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7.如何运用穴位注射治疗眩晕?选针灸处方百会、风池、头维、太阳、绝骨及各型用穴中2~3穴,注入5%葡萄糖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5ml,每日或隔日1次。六、病案

6、分析题王某某,男,56岁,干部,2000年1月22日初诊。患者有头晕病史多年,数月一发或一月数发不等,发则头晕眼花,自感天旋地转,耳鸣如蝉噪不休,须闭目仰卧。体位稍稍更动则头旋加剧,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粘纳差,舌淡、舌苔腻,脉弦滑有力。试写出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处方及方义。病因病机: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诊断:眩晕。证型:痰浊上蒙。治则: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处方:百会、风池、头维、太阳、绝骨、内关、中脘、丰隆。62方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可致清阳不升而发眩晕,故治疗选百会穴,因本穴入络于

7、脑,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头维、太阳均位于头部,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绝骨乃髓之会穴,充养髓海,为止晕要穴。再加内关、中脘、丰隆,健脾和中,除湿化痰,标本同治,以止眩晕。第十节高血压病一、填空题:1.高血压病以安静状态下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Bp140/90mmHg或18.6/12kpa以上为主要表现。2.高血压病可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等五型。3.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高血压病治疗原则是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只针不灸泻法。4.气虚血瘀高血压病治疗原则是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针灸并用补泻兼施。5.高血压病治疗的基本

8、处方用穴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6.高血压病见有头晕头重加百会太阳清利头目;心悸怔忡加内关神门宁心安神。7.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者,治疗取百会可加灸;取太冲应朝涌泉方向透刺,以增滋阴潜阳之力。8.皮肤针治疗高血压可病刺激项后、腰骶部和气管两侧等部位。9.耳针高血压病血压过高可在降压沟和耳尖等穴区点刺出血。二、选择题:一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