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ID:14849269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_第1页
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_第2页
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37 第三十七单元 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十七单元骨髓穿刺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一、骨髓穿刺的部位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等。协和习题.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除了(答案:C)A髂前上棘B髂后上棘C肋骨D腰椎棘突E胸骨1.关于骨髓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B.在胎儿和幼儿骨内是红骨髓C.在成年人骨内是黄骨髓D.变为黄骨髓后仍具有造血功能E.成为黄骨髓后,不能再转变为红骨髓答案:B二、骨髓液的吸取和涂片注意事项1.吸取骨髓液时应用力适当,不可用力过猛。2.若未能吸出骨髓液应插上针心,调整穿刺针后再行抽吸。3.首先吸取骨髓液0.

2、1-0.2ml,用于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用于细胞学检查的骨髓液不可吸取过多,以免稀释影响结果。4.若需要进行骨髓细胞培养或细菌培养等检查,应在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留取后再次吸取骨髓液。5.用于细胞学检查的骨髓液吸出后,滴在载玻片上,应迅速推片,避免凝固。推片数目应根据检查需要决定。6.骨髓液涂片时,涂膜应厚薄适宜,细胞分布均匀。7.如涂片经镜检有稀释现象,或“干抽”时,应更换穿刺位置,重复抽取骨髓。三、骨髓穿刺禁忌证1.血友病等凝血因子重度缺陷的疾病。2.穿刺部位局部有炎症、畸形或其他病变时,应避开或更换部位。四、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内容应

3、挑选取材满意、涂膜厚薄适宜、细胞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涂片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1.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2.巨核细胞计数与分类。3。有核细胞分类。4.细胞形态观察。5.有无特殊细胞与寄生虫。6.粒系细胞与红系有核细胞的比值。7.其他如有丝分裂细胞计数,红系成熟比值计算,粒系成熟比值计算等。五、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骨髓细胞学检查应结合外周血象来进行分析。(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这是反映骨髓造血旺盛与否的指标。增生程度分五级。增生极度活跃者常见于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者常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等;增生活跃者常见于正常骨髓与某些贫血;增生

4、减低者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骨髓纤维化等;增生极度减低者见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二)巨核细胞计数与分类巨核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每张涂片(1.5cm×3.5cm)7—35个。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且伴有成熟障碍,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和性紫癜(ITP);巨核细胞数量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巨核再障;原幼巨核细胞增加见于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急性ITP;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而产生血小板型减少见于ITP、脾功能亢进;病态巨核细胞和小巨核细胞见于恶性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2.骨

5、髓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最常见于(2004)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溶血性贫血答案:B解析:缺铁贫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系无明显异常,巨幼贫增生活跃,巨幼变(核幼浆老);溶贫,骨髓增生显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系正常或增加;AA时巨核系明显减少。(三)粒/红比值正常参考范围为2-4:1.1.比值增高见于:①粒系细胞明显增多时:如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②红系细胞严重减少时: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比值减低见于:①红系细胞增多时,如各种增生性贫血;②

6、粒系细胞减少时,如粒细胞缺乏症。3.比值正常见于:①正常骨髓象;②粒、红两系以外的造血系统疾病;③粒、红两系平行减少或增多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四)细胞数量分析1.粒系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0%~65%,粒系细胞增多见于粒细胞白血病、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粒系细胞相对增多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粒系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感染、放射病、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等;相对减少见于增生性贫血。嗜酸粒细胞>4%为增多。增多者见于寄生虫病、过敏反应、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嗜碱粒细胞一般<1%。大于l%为增

7、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有核红细胞正常骨髓象有核红细胞约占20%一30%。小于15%为红系增生减少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系造血亢进;大于30%为红系造血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红白血病、溶血性贫血。3.单核细胞大于2%为增多。正常骨髓象中幼稚单核细胞不见或偶见。单核细增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等。4.淋巴细胞正常约占10%一20%(小儿可达40%或更高)。正常骨髓象中不见幼稚细胞。淋巴细胞大于25%为增多,

8、见于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粒细胞减少症;异形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骨髓中见到幼稚淋巴细胞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