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ID:14854484

大小:1.5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30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_第1页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_第2页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_第3页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_第4页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  录1.水体油污染来源12.水体中油污染的危害12.1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及危害12.2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3恶化水体,危害水产资源12.4污染大气12.5影响农作物生长22.6影响自然景观23.油类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与处理方法的关系24.水体油污染治理方法分类34.1按油类污染物产生与排放过程分类34.2按对水体中油类污染物实施的作用分类34.3按处理原理分类34.4按处理程度分类35.常用除油工艺简介45.1隔油45.1.1原理45.1.2构造45.1.3各种类型隔油池简述45.1.3.1平流式隔油池(亦称API隔油池)45.1.3.2平行板隔油池(亦称PPI隔油池)55.1.3.3

2、波纹板式隔油池(亦称CPI隔油池)65.1.3.4倾斜板式隔油池(亦称TPI隔油池)75.1.4各种类型隔油池的比较75.2气浮(Flotation)85.2.1工作原理85.2.2气浮分类与工艺原理95.2.3各气浮法工艺简述105.2.3.1电解气浮法105.2.3.2散气气浮法105.2.3.3溶气气浮法115.2.3.4.涡凹气浮(CAF)165.2.4气浮的影响因素205.2.4.1气泡的分散度205.2.4.2水质205.2.4.3压力和温度205.2.4.4浮选剂的作用205.3聚结法(粗粒化)除油技术215.3.1聚结法(粗粒化)除油原理215.3.2聚结除油步骤215.3.3

3、聚结材料的选择225.3.3聚结法(粗粒化)除油的常用装置225.3.4聚结除油装置构造23水体油污染治理1.水体油污染来源水体油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运输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和油泄漏,逸人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及海底自然溢油等。其中以工业含油废水量最大,成分也很复杂。工业含油污水种类颇多,主要包括炼油厂污水,石油勘探开发采油废水,油漆厂废水,冶金、钢铁厂、冷轧厂废水,石化厂废水,拆船厂废水,内燃机机车机务段废水,油港原油压舱水,机电和机械加工厂废水等。2.水体中油污染的危害2.1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及危害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石油造成的急性中毒;另一类是长期低浓度石油的毒性效应。2.

4、2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暴露在环境中的石油,其低沸点组分很快挥发进入大气,污染空气。人类直接摄取各种石油蒸馏物可发生各种中毒症状,受到影响的器官有:肺、胃肠、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其中苯、苯并芘以及其它个别的多环芳烃都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2.3恶化水体,危害水产资源陆地含油污水侵入无污染水域或地下,影响饮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危害水产资源。油在水体中可以浮油、溶解油、乳化油等形式存在。浮油漂浮于水面,易扩散形成油膜,当油膜的厚度大于1μm时,可隔绝空气与水体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恶化水质。溶解油和乳化油则直接污染水体。2.4污染大气含油废水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且因以浮油形式

5、存在的油形成的油膜表面积大,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一部分组分和分解产物可挥发进人大气,污染和毒化上空和周围的大气环境。同时,因扩散和风力的作用,可使污染范围扩大。2.5影响农作物生长油类物质可吸附在农作物的根茎部,因此用含油废水灌溉农田,不仅会使土壤油质化,而且影响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同时,油类中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被农作物吸收,残留或富集在植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石油组分能迅速渗入陆源植物的组织中,因此陆源植物(包括盐碱滩植被)要比海藻更易受到油污染。2.6影响自然景观油类可以相互聚成油湿团块,或粘附在水体中固体悬浮物上,形成油疙瘩,聚集在沿岸、码头、风景区,形成大

6、片黑褐色的固体块,破坏自然景观。综上所述,水体油污染物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水体油污染治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油类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与处理方法的关系含油废水来源不同,水体中油污染物的成分和存在状态也不同。油在水体中存在形式大致分为4种:(1)悬浮油进人水体的油分通常大部分以浮油形式存在,油珠颗粒较大,一般大于15μm,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于水面而能被撇除,主要采用隔油池去除。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离法、吸附法、分散或凝聚法等去除。在炼油厂废水中浮油含量约占含油量的60%~80%,浮油粒径较大,易于用隔油池去除。(2)

7、分散油粒径大于1μm的微小油珠悬浮分散于水相中,不稳定,可聚集成较大的油珠转化为悬浮油,也可能在自然和机械作用下转化为乳化油,可采用粗粒化方法去除。(3)乳化油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油在水中呈乳状液,易形成O/W型乳化微粒,粒径小于1μm,表面常常覆盖一层带负电荷的双电层,体系较稳定,不易上浮于水面,较难处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破乳及COD的降解,一般采用浮选、混凝、过滤等处理方法。(4)溶解油油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