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

ID:14857524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概念: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环境,是对各部分的综合研究2.学科的体系3.整体性概念:A.传统的观点:自然地理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B.系统理论认为的观点: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指系统由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而单独各部分又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整体性是在发展的、逐步深化的。从传统的观点内在联系的整体性,定性描述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逐步丰富了整体性的原理,引导着人们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客观过程中去认识整体性。从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有

2、序系统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中来把握整体性。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用这些新理论认识地球表层还处于起步阶段和探索中。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A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B地理系统学阶段——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整体性。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C耗散结构理论阶段——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整体性。所谓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

3、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A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说一说我国西北内陆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地貌等要素的相互关系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砍伐森林”和“植树造林”来说明这一表现.C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

4、生一定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6.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一种是物质循环,一种是能量转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能量转化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基础,物质循环是能量转化得以实现的保证。正是这样,自然地理系统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四大循环:A大气循环。大气环流按其空间范围和规模的大小,大致可分为全球性环流系统、海陆间季风型环流系统和地区性环流系统等不同层次。大气环流最显著的作用在于传输大气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元素和贮存的热能,不断对地表的热量和水分的空间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形成各种气候、促使天气发生变化。B水分循环。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水循环的意义:①它是岩

5、石圈风化壳产生机械输运作用、促使地表各种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动因;②它是陆地上雕塑各种地貌形态、形成各种水域的重要机制;③它是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形成地表生态系统中水胶体系的基本条件,是沟通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联系的纽带。C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的全过程实际蕴含着太阳能与地球内能的一系列转化及其相应的四种作用过程: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D生物循环。生物循环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植物和微生物作为岩石风化壳及其土壤与大气之间的物质联系环节,而直接参与地质循环、水循环和大气循环运动过程;并通过他们自身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促进水分循环以及水迁移元素和空气

6、迁移元素在地球表层的循环。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其无机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包括能量转化),亦即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而促使自然地理系统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循环。生物循环的表现: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为一切生命活动奠定了能量基础,成为生物进化的原始动力,从而推动着自然地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②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成为物质与能量相互交换的一个重要通道;③生物循环对于能量的贮存和消耗,对于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对于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和其他有关成分的循环等具有明显的作用;④更为重要的是生物循环实现了

7、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转化。7.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现象各组成部分及整个的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陆地、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狭义—仅指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各种分异的原因):导致地域分异差异的各种原因及因素,称为地域分异因素。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A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布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