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事例总结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

ID:14861243

大小:10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30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_第1页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_第2页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_第3页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_第4页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事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丁晓兵: 〖评价〗真的勇士 〖事迹〗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感动

2、印象】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颁奖辞】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2.华益慰: 〖评价〗大医有魂 〖事迹〗“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

3、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感动印象】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颁奖辞】他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大医有魂。 3.叶笃正: 〖评价〗上下求索 〖事迹〗“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91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

4、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感动印象】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颁奖辞】定力与信念,让他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学 4.

5、王百姓: 〖评价〗百姓平安 〖事迹〗排除炸弹1.5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

6、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感动印象】10年时间,15000颗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 有妻 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颁奖辞】 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5.季羡林: 〖评价〗心在东方 〖事迹〗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

7、、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感动印象】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

8、文章。一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