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

ID:14864413

大小:422.50 KB

页数:217页

时间:2018-07-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doc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程代码:08040107W402学分:4学分总学时:48学时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传统文化概论》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全面准确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思考、研究,学生应达到以

2、下要求: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的、正确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2、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3、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217·4、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5、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把学习的归宿点落实到开掘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上去

3、。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三、教学内容引言:“文化”与“文明”【教学内容】一、文化的内涵二、文化的特点三、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教学要求】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的特点和定义理解: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之别第一章天文与地理【教学内容】一、宇宙观:宇宙生成论、宇宙本体论、宇宙模式论二、世界观:邹衍“大九州说”、九州与十二州三、星宿:二十八宿与四象、七曜、北斗与北极、三垣四、分野:分野种种、评价

4、·217·【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天文观、地理观,分野,三垣。掌握:宇宙生成论、宇宙本体论、宇宙模式论,邹衍“大九州说”,二十八宿与四象、七曜。理解:中国“天人合一”说第二章历法与纪年【教学内容】一、历法:不同历法产生的原因、古历概说、阳历、阴阳历、阴历、节气二、纪年:帝王纪年、干支纪年、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年号纪年、公历纪年、民国纪年、生肖纪年、黄帝纪年三、纪月:序数纪月、干支纪月、季节纪月、月名别称纪月四、纪日:干支纪日、月相纪日、数字纪日、韵目纪日五、纪时:发展概况及主要纪时方式【教学要求】了解:历法的内涵与外延,记述时间的方法。掌握:阳历、阴阳历、阴历、节气,纪年方法,纪月方法,纪

5、日方法,纪时方法。理解:历法的发展及记述时间方法进步第三章氏族与宗法【教学内容】一、婚姻:发展阶段、原始婚姻遗俗、婚姻礼俗、离婚、再婚二、姓氏:姓氏之别、姓氏来源、名、字、号、笔名-艺名三、避讳:缘起、种类、方法、评价四、庙号与谥号:庙号、谥号·217·【教学要求】了解:庙号与谥号掌握:婚姻发展阶段、原始婚姻遗俗、婚姻礼俗、离婚、再婚,姓氏之别、姓氏来源、名、字、号,避讳的缘起、种类、方法、评价。理解:婚姻发展历程及走向;中国姓氏的独特内涵;避讳的中国特色第四章传统礼俗【教学内容】一、成年礼俗:少数民族成年礼俗、汉族成年礼俗二、棺葬礼俗:丧礼、葬礼三、节日礼俗:春节、寒食与清明、端午、七夕、

6、中秋、重阳、腊八、冬至【教学要求】了解:传统礼俗的一般内涵掌握:汉族成年礼俗,春节、寒食与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冬至,土葬、火葬、悬棺葬理解:传统节日的中国特色第五章中国宗教【教学内容】一、中国儒教:历史、经典、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特征、评价二、中国佛教:历史、教义、戒律、经典、艺术、各宗派及其特征、评价三、中国道教:历史、思想渊源、信仰与教义、经典、戒律、名山及建筑、道教神仙、道教文学、道教医药学、道教音乐四、民间宗教:明教、白莲教、八卦教、罗教。·217·【教学要求】了解:中国三大宗教的发展情况,民间宗教的明教、白莲教、八卦教、罗教掌握:中国儒教的历史、经典、主要代表人物、思

7、想特征、评价,中国佛教的历史、教义、戒律、经典、艺术、各宗派及其特征、评价,中国道教的历史、思想渊源、信仰与教义、经典、戒律。理解:三大宗教对传统文化的贡献及影响第六章区域文化【教学内容】一、区域文化:涵义、文化区域二、巴蜀文化:历史、特征、评价【教学要求】了解:区域文化的涵义、文化区域掌握: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评价理解: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七章文字与辞书【教学内容】一、汉字的起源:起源的传说、考古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