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

ID:1486991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_第1页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_第2页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新变化,特别是周边国家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我国政府于去年年初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政策,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确有几个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一、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方针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正确分析和预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与坚持适度从紧的方针相矛盾呢?我们认为是完全不矛盾的。首先,适度从紧的思想包含有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核。适度从紧并非完全从紧,它有一个客观

2、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它允许财政政策的适度微调。因此适度从紧并不排斥积极财政政策。其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以坚持适度从紧为前提。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违背适度从紧的思想,不能超越适度从紧所允许的限度。否则,从短期来看,我们也许能迅速防止通货紧缩,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又可能种下了通货膨胀的种子。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损害,这些年来我们是有深刻体会的。再次,这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在新经济启动时期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而采取的,并赋予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内容。与以往不同,这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刺激有效需求,增发

3、国债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定的基础。因此,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与适度从紧的根本要求也是一致的。  二、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收支、财政补贴、财政赤字及国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则主要通过利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进行调节。可见两大政策调节的手段、方式、方法、传导途径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一是两大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尽可能地减少政策间的摩擦,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性,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实施

4、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可以不用或者不重要。这是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如央行贷款指导性计划的调整,相应配套资金的提供等。二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但并非没有重点,平均分配力量,而是应该从客观经济情况出发,并结合两大政策的特点,充分发挥两大政策各自的调节优势,主次分明,有取有舍。一般来说,在经济扩张阶段,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经济相对收缩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则比较迟缓,而财政政策由于

5、能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见效快,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二者的选择使用应相机而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但直接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而且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及增加居民收入,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从而拉动总需求。  三、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国债规模的关系  此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发1000亿元国债。这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国债规模大幅攀升,同时也触及了理论界近期争论颇多的国债规模问题。无疑控制国债规模、加强国债管理是必须的,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国债终穷是为经济服务的,

6、国债规模的大小应以其“内生”效益并促进经济发展为衡量标准。离开经济发展来谈论国债规模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增发国债以满足政府扩大投资刺激需求之用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实而又可行的选择。其原因在于: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债收入。此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启动内需,即在企业、居民投资和消费需求双双走弱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拉动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必须以增加财政收入为前提。税收和国债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在经济低迷时期,增税将会进一步抑制投资和消费,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是不可行的。由此我们

7、也许会想到减税措施。确实,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都曾利用减税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税率并不高,不存在大幅减税的空间。而且我国自1994年开始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新的财税体制正在建立与进一步完善之中,此时调整税率也不利于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再者减税属于中长期调节手段,无法满足目前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在增税和增发国债的选择中,我们只能选择增发国债。第二,增发国债本身具有可行性。到1997年末,我国国债余额为6075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8.12%,加上去年年初预算确定的国债数和这次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预计19

8、98年年底的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3%。与大多数发达国家30%~70%的债务负担率相比是较低的,甚至低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