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37 邓中甲

方剂学 37 邓中甲

ID:14878042

大小:4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方剂学   37  邓中甲_第1页
方剂学   37  邓中甲_第2页
方剂学   37  邓中甲_第3页
方剂学   37  邓中甲_第4页
方剂学   37  邓中甲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 37 邓中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剂学37邓中甲方剂学37讲当归六黄汤上次讲到清虚热。提到当归六黄汤这类治疗盗汗的一个特点。它是一种复合病机,所以综合到历代医家,有很多讲到这个方的,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所以比如说阴虚有火,这个火究竟什么火?历代医家说法不同。有些说阴虚火旺这个火,从其火旺,所以用“三黄”来泻,但三黄是泻实火不是虚火,所以有些认为开始出汗,可以是实热伤阴,阴虚以后,续发内寒产生阴虚火旺,迫津外泄。那汗出过多以后,气随汗泄,导致胃气不足,那又有表虚失固的内寒,所以实火和虚火逼迫津液,加表虚失固都有。你在临床要具体判断哪个方面侧重,灵活用这个方。在复杂病机当中,怎

2、么看待古代些复杂的方剂。如过你用单味药物,不从这个原发病机,继发病机来考虑的话,仅从单味药物来分析,一个一个孤立的药组来分析,有的时候不太好理解这些方。从当归六黄,和我们将来讲牡蛎散,具体来分析病理过程。不从这种复杂的病机的内涵来分析的话,那就不好理解,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老中医开的方,好像很复杂,猛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是把一些基础病机,特别适它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后,就好理解一些。而且那类方也要灵活运用。看哪方面的成分多,因为中医治法里,对于实热、虚热的用药,还是有比较严格界限的。阴虚有火的情况,太用苦燥,它伤阴,更会加重阴伤的虚火。从主

3、治里反应出,舌红苔黄脉数,大便干结,口舌生疮,像这类有实火的特点,早期有实火,导致迫津外泄的那个因素还存在,而由于这种汗出,伤津液以后,又兼有虚火的特点,所以这类病人,随着因伤盗汗为主,白天自汗也会有。尤其到出汗日久,表虚不固的情况下,这种汗出就比较复杂了。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纯粹的病机,是一种复合病机了。所以这类方剂的一个讨论,要用复合病机、基础病机产生变化,这个角度来讨论。因为后面会涉及到有些方剂,它体现出一种双向调节,多元的思想,不是基础病机。所以为什么方剂分为基础方、常用方、代表方这类性质不同。性质不同的方讲解起来,或运用起来角度也不

4、同。第五章 祛暑剂定义治疗暑病的方剂。适用病证夏月暑热证。这一章的一类方、二类方,一类方式香薷散,包括它的附方新加香薷饮。二类方是清暑益气汤。但如果孤立的讲这两个方,那整个暑病从治法角度的全貌,就不是很清楚。所以以这两个方为重点,但是概括性要讨论一下暑病特点,和它适应的治法。暑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多夹湿。3.暑易兼夹表寒。4.暑伤气阴。主要为阳热之证。所以祛暑清热,是它一个比较基本的治法。由于它性质属于阳热,过去也有归于清热剂范围的。二,暑多夹湿,暑天,特别是到长夏,往往多夹湿,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在气交之中。多为暑病夹湿

5、这个特点。所以治疗祛暑的方,经常要结合一些利湿化湿。三,暑天人们容易贪凉饮冷,也就是说乘凉太过伤寒了,或者过分吃冷的东西,饮冷,容易受寒。所以暑天反而还多兼夹表寒之证。容易发生,形成一种寒包火。有两种情况,一种呢,没有感受暑热,在暑天感受表寒,一种情况,感受暑热又兼夹表寒,所以要在祛暑解表上和一般解表不同,有它特定的一些治法。过去教材的祛暑剂里面,分为四节;祛暑清热、祛暑利湿、祛暑解表和祛暑益气,盖括来清暑益气养阴。现在这个教材,就没也系分这个节了。暑病治法针对四个特点,产生四个方面相应的方剂。祛暑清热用了清络饮,清络饮是一张当年宫廷的清凉

6、饮料,用的东西都是新鲜的,现在要是叫你一下子把这新鲜的六样东西找全还不太容易。有些还不是光你经济条件好,就能解决。两张皮,两朵花,两片叶子,加起来是六味药,有祛暑清热作用。花叶类能够透热。加上芳香的,暑天多湿浊秽浊,兼顾这一特点。这是祛暑清热代表方。祛暑解表是我们等会要讲的,香薷散和新加香薷饮这个附方。这作为来概括暑病外感特点,和它的治法。祛暑利湿是针对暑多夹湿,甚至于有些医家称“暑必夹湿”。当然还是暑多夹湿比较准确。采取既清暑热,又特色在于利水相结合。使暑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基础方像六一散,常用方还包括桂苓甘露饮。桂苓甘露饮就是一个由祛暑清

7、热,清气分热力量较大的“三石”,和五苓散、六一散这些的结合,体现出祛暑清热方法,和较强的利水渗湿方法的结合。在清暑益气养阴方面,以清暑益气汤为代表。既清暑热,又兼顾气阴两伤。这样四个方面的方剂,概括了暑病的治法。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第一个祛暑解表的香薷散,二类方是清暑益气汤,其余方剂作为三类方,自学的内容。暑病治法特点·暑为六淫之邪,初起宜清透。·暑伤气阴,极须顾护气阴。·暑气通于心,重视保护心神。·暑多夹湿,当辨主次轻重。暑为六淫之邪,我们说包括祛暑清热。用药都尽可能要有清透的特点。暑病,暑为阳邪,很容易伤气伤阴,所以要及时的照顾气阴,暑为

8、阳邪,暑气通于心,所以要保护心神,伤暑心神病变产生较快,暑多挟湿,要分清暑热和挟湿轻重主次这一特点,这在祛暑剂的概述里面有具体的讨论。这里引用了一些话,就针对前面讲治法特点里,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