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

ID:1487841

大小:71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1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_第1页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_第2页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_第3页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_第4页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十大传奇企业家的发迹奥秘                      ——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自述成功秘诀                       《解放军生活》杂志推出增刊,讲述60位成功人士成就不平凡的奥秘他从农村当兵,在部队任过卫生员、司药、会计、文书,退伍后自谋出路,历经近30年奋斗,将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拥有资产几十亿元的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所持“金洲”商标在国内同行业中最先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从一个草根,如何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俞锦方有很多道道,还是听他自己说给大家听吧:                  一针成名:自己在自己的手

2、臂上扎针我1957年在农村出生,1958年就赶上闹饥荒,最困难的时候,母亲讨饭养我。我父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对新社会特别感恩,我当兵走那天,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家是靠毛主席共产党翻的身,你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从家到部队,我们坐了9天9夜的闷罐车,出发刚两三天,城市兵就有哭的了。我很乐观,闲着没事吹吹笛子,那么漫长的旅途似乎转眼就过去了。到了部队,吃大锅饭,别人不习惯,我却觉得太香了,当兵太幸福了!在部队新训了四五个月,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好像进入了一种境界,还当了副班长,那真是脱胎换骨啊!每天我都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像要爆炸了一样。我们班有13个人,但只有12把扫把,我每晚睡

3、前都偷偷往床底下塞一把,就为第二天早晨打扫卫生时能比别人多干一点,干得好一点。中午我们有两个小时午睡时间,我常常睡一小会儿就爬起来,冲厕所、擦玻璃,总要找点活干这一天心里才高兴。每次部队下达艰巨任务,我就特别开心。秋天帮助老百姓割稻子,有一次我意外地陷进了沼泽地里,越陷越深,幸亏战友发现及时,把我拉了上来,自始至终我没害怕过,好像身体里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我。冬天帮老百姓放水抓鱼,冰碴子割破了我的脚,鲜血直流,我一点都感觉不到疼,心里骄傲地想:我是解放军,我为老百姓做事了!其实,我当兵时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立功受奖,都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是无数小事累积的结果。我在卫生

4、队当了4年兵,连续3年立三等功,9次获嘉奖。新兵下连后,我分到了卫生队。那时我对医学还一无所知,一切专业知识都是从零开始学的。上岗前,部队对新卫生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最难的是静脉穿刺。为了积累实践经验,我们新卫生员之间互相扎针。开始手生,我总也扎不上,看着给自己的战友带来疼痛,我心里很难受,改拿自己做试验,每天往手背、胳膊上扎七八针,整个手臂扎得又青又肿。集训结束时,我学会了静脉注射。我所在部队是工程部队,一线施工的战友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险,有人生病或受伤来卫生队打点滴时,我都尽自己最大努力扎好每一针,绝不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痛苦。为了达到“一针见血”的程度,我还是通过反复扎

5、自己的血管来练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一针成名”。那天,驻地老百姓家的小孩子发高烧,到队里打点滴,值班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进去,孩子疼得哇哇大哭。他急得喊我:“俞锦方快点来啊!”我过去,一针就给扎上了。这下我可出了名,部队和地方的人都知道我技术过硬,打针的时候点名要我扎。因为我的手臂总是青肿着,练扎针的事被队领导知道了,了解情况后,他们把我树为典型,让卫生队的官兵向我学习。那时是1977年,年终总结时,我考核成绩突出,第一次荣立三等功。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我收获了很多。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等等,这些无法量化的东西都是军旅生活赋予我的宝贵财富

6、。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当兵时的锤炼,就没有你们眼前的俞锦方,更没有今天的金洲集团!技能层面上的收获也很多。在卫生队我的编制虽然是护士,但是只要需要,我什么都学、什么都做,开刀、缝线、看病、开方、拍片、冲洗……卫生队的活我都干遍了。部队真的是一所培养人的大学校啊,我当兵4年,相当于读了一个本科,不,何止一个本科。部队给予我的一切,让我受益终生。我退伍后第一次谋生,靠的就是在卫生队学到的人体X光拍片、冲片技术。                                 俞锦方的历史:从部队卫生员的华丽转身我的中医中药知识挺丰富,这些知识的累积就是从为战友们挖药开始的。有一

7、阶段部队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病,卫生队组织我们到山里挖当归。每天天刚朦朦亮,我们的“嘎斯车”就“咣当咣当”上路了,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开到目的地。在没有人烟的山里,到处是药材,我们拼命地挖啊挖,下雨了也不停,只拿草帽挡一挡。饿了,冷馒头就咸菜,馒头太干咽不下去,就把帽檐上的水往馒头上淋一淋,嚼起来也蛮香。我们20个人,每次都能挖上几十麻袋的当归,常常干到半夜才满载而归。还有一回驻地肠道疾病流行,为了防病治病,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挖刺黄莲。白天挖,晚上住在老百姓家,借着煤油灯的光亮把刺黄莲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