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

ID:14882763

大小:639.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0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_第1页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_第2页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_第3页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_第4页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白印迹技术(分子医学实验)概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蛋白印迹技术姓名:陈杰学号:3140104666序号:25同组同学:唐陈曦带教教师:刘伟俞萍实验日期:2015年9月29日10目录1.原理31.1Westen印迹技术31.2RT-PCR41.3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2D-PAGE)52.操作步骤52.1安装垂直板型电泳装置52.2凝胶的制备52.3转膜62.4封闭62.5一抗反应62.6洗涤72.7二抗反应72.8洗膜72.9检测73.实验结果83.1照片记录83.2数据处理84.讨论10101.原理1.1Westen印迹技术蛋白质印迹技术又称免疫印迹技术和W

2、estern印迹技术(Westernblotting),是鉴别蛋白质的分子杂交技术。Westernblotting的原理是将经过SDS-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尼龙膜或PVDF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蛋白质的相对位置不变(转膜装置和预染的标准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的转膜结果见图8-2-5~5-2-7)。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未标记的一抗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二抗反应,经过底物显色、化学发光或放射自显影,可以检测电泳分离的某种特定蛋白成分的存在和含量。该

3、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某种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实验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SDS-PAGE分离待检测的蛋白质;2、转膜:将SDS-PAGE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膜上;3、封闭:即利用非反应活性物质封闭固相载体膜上未吸附结合蛋白质的区域;4、抗体结合:即利用相应蛋白质的抗体(一抗)与待测蛋白质进行免疫结合,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5、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蛋白的存在与否和含量。Westernblotting的转膜方式以电转移最为常用,固相载体主要有:硝酸纤维素薄膜、尼龙膜和聚偏二氟乙烯膜(PV

4、DF膜)。硝酸纤维素薄膜结合蛋白的能力为100ug/cm2,综合性能较好,以往使用的人较多;尼龙膜结合蛋白质的能力较强(480ug/cm2),有很高的灵敏度,但结合背景较高;PVDF-膜具有较好的结合蛋白质的能力(200ug/cm2),且能较牢固地结合蛋白质,该膜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特性强,不易卷曲或撕裂,在90%甲醇的脱色条件下也不会影响膜的结构,结合在膜上的蛋门质可以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具有较好的染色和检测的兼容性。常用的二抗标记物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辣根过氧化物酶最敏感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它在过氧化物酶所在

5、部位被反应转变成棕色沉淀。在钴或镍离子存在下进行反应可以加深沉淀的颜色并提高反应的灵敏度。但是,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不可能完全排除背景颜色,因此须十分小心地观察生色反应,一旦特异性染色蛋白带清晰可见,就应尽快终止生色反应。碱性磷酸酶可催化底物5-溴-4-氯-3-10引哚磷酸/氮蓝四唑(BCIP/NBT)在原位转变为深蓝色化合物。这是利用二抗标记物进行的显色反应.是最早的Westernblotting检测方法,现在主要用于免疫组化,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可以检测ng水平的目标蛋白。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是基于Luminol的新一代增强

6、型化学发光底物试剂,它由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结果可以通过X光片压片和其他显影技术展现,或使用Luminometer检测。溶液A主要成分为Luminol及特制发光增强剂,溶液B主要成分为H2O2及特殊稳定剂。发光液A和B在HRP的催化作用下Luminol与H2O2反应生成一种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随即分解,形成一种能发光的电子激发中间体,当后者由激发态返回至基态,就会产生荧光。在激发过程中不需要消耗HRP,HRP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只要HRP没有降解失活,是可以重复加发光液进行观察的。ECL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高,可以

7、检测pg水平的目标蛋白。抗原一抗生物素标记的二抗ECL发光试剂Westernblotting示意图1.2RT-PCRRT-PCR是一种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的方法。首先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然后以RNA(主要是mRNA)为模板,以与RNA3‘端互补的引物或Oligo-dT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进行逆转录,生成cDNA的第一条链。然后以cDNA3’端互补的引物以及与RNA3‘端互补的引物组成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电泳来检测是否产生PCR的扩增区带,判别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为了避免由于RNA的降解而导致阴性的实验结果,在进行RT-PCR时要设立一

8、个内参照(管家基因的表达),以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同时内参照可以对基因表达的变化起到半定量的作用。RT-PCR技术灵敏性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