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

ID:14887408

大小:157.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30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灶港桥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灶港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六灶港桥桩号为K5+608.5——K5+665.5,长57m。河道底宽15米,净高3.7米,,通航孔净宽航道等级VII级。设计水位2.3米。主桥全宽24米,中跨,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横断面布置:六灶港桥横断面为0.3m(人行道栏杆)+3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14m(机动车道)+0.5m(防撞栏杆)+6.5m(防撞栏杆净距)+0.5m(防撞栏杆)+15m(机动车道)+1m(机非分隔带)+2.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0.3m(防撞栏杆),总宽度为21.8m桥

2、面+6.5m中央分隔带+22.3m桥面;双向横坡2%。二、桩位平面示意图三、施工总体部署方案(1)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踏勘现场,了解施工场地周边情况,对地下管线等设施进行实地熟悉,摸透内在情况。(2)对主要材料的供应商的供料情况及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解、摸底,使所进材料符合技术、质量规定。(3)指定专人做好各工种的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包括周边管线、环境的技术数据。(4)对各工种进行技术交底,使之进场后能迅速适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5)会审: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分析并

3、汇总施工图中的问题,以便按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织施工。(6)交底: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施工交底。(7)按会审和交底的内容,尽快完成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定型模板的加工制作以及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的落实。四、施工测量主要仪器配备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指标生产产厂家数量全站仪器SET210K1″2mm+1PPm索佳1套精纬仪J21套水准仪C32II0.5mm2套50M钢尺JGW-5012把1、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的复核首先按照六灶港桥图纸,采用SET210K全站仪及水准仪对本标段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综合

4、技术性复核,经计算机严密平差后,确定其成果的精度是否符合测量规范的要求,并将复测的成果报请监理确认,监理复测确认后将其成果作为今后施工测量和复核的重要起始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业主提供的各测量基准点的坐标与高程数据或精度有了变化,必须及时复核,并对各加密点重新测放,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1)由于本标段内施工项目较为复杂,同时又是多作业面交叉作业和机械化施工,各个点面同时展开,大型机械协同作业,桥轴线相互干扰造成部分施工段观测不通视,为了确保工程控制网的稳定性、点位精度和网形的通视条件,必须根据施工条件,结合地形特点,合理选择加密控

5、制点的位置。(2)在测设过程中,采用SET210K全站仪经检定证明良好后,通过三角测量法测设,并按测量规范中的测回数、测角数施测各控制点。在测距边长时,必须经过倾斜改正、大气改正、温度改正及仪器加、乘常数改正之后的平距,通过严密平差、归算后得出最终成果。并将测量的成果报请监理确认,监理复测确认后将其成果作为今后施工放样和复核的依据。2、平面、高程控制点稳定性监控由于六灶港地面桥梁施工工期紧,而且施工放样、立体定位精度要求高,所以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稳定性必须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及精度要求及时调整复测频率。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监

6、测及复测的技术要求均按照布设水平、高程控制点的技术要求执行,其施测测量仪器与布设时采用的观测测量仪器一样,以确保监测和复测的精度。3、桩基的施工放样(1)桩基放样定位A、根据桩基放样的精度要求及施工图上计算出的桩基坐标,采用SET210K全站仪,利用极坐标的方法直接从控制点测设桩位平面点位,并用水准仪从控制点直接测放其高程。B、在平面放样过程中,必须对测站点和后视点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在高程放样中采用水准测量规范中的精度要求进行测放。(2)桩基放样点的平面、高程位置检验在桩基施工前必须对桩基放样点的平面、高程位置精度进行检核,其方法:可

7、以通过距离检核,检验其相互间的距离是否在误差范围之内,也可以通过换测站检测,并计算其放样的点位误差。4、立柱放样采用SET210K全站仪和水准仪,根据各控制点或加密点测设立柱平面位置及高程,如发现控制点(或加密点)有被破坏或位移迹象,必须立即从控制网对控制点进行联测。考虑到立柱顶标高是确定上部结构位置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对纵横轴线以及标高进行精测。5、桥台、盖梁放样六灶港桥的盖梁是控制跨径和桥面标高的重要项目,因此盖梁测设时要确保精度。具体测设时可根据桥墩控制点坐标计算盖梁底板边框上4个角的设计坐标,然后从控制点直接测设4点位置,再用钢

8、尺检查4点的相对距离并丈量跨径以确保板梁位置。6、支座的施工放样为了确保支座的放样精度,在立柱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其平面中心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为了保证其精度要求,使用SET210K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