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

ID:1489346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1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_第1页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_第2页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_第3页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告知书单位:你单位施工的地段附近有我公司地下天然气管道,管径CM;材质;压力MPa。一旦被施工破坏,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会造成附近居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管道被破坏后,也会造成居民住宅、食堂、饭店等用气单位停气,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将有关安全要求告知如下:一、明确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过相关安全培训,施工机具完好。二、施工作业不得破坏燃气管道设施,施工前开展危害辨识并落实安全措施,通知我公司巡线人员到达现场,就有关管道走向、埋深、与地面参照物距离等进行技术交底。一

2、个位置一交底,双方签字,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附件1:地下天然气管道技术交底)。巡线人员未到达现场、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得施工。三、必要时,需要人工挖探坑确定管道位置;现场情况不明的,禁止使用施工机械(钩机、定向钻、铲车、打井设备等)野蛮施工作业,只能使用人工开挖。四、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援(附件2:天然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疏散附近居民,特别要防止天然气进入下水道等密闭空间。立即向我公司(报警电话:6110110)4及燃气管理中心、安监局、消防、公安报告,协助我公司进行事故恢复并赔偿因事故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五、有关案例。2013年11月2

3、2日凌晨,中石化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黄复线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市政排水暗渠。当日上午10时25分,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炸,导致周边行人、居民、抢险人员62人死亡,136人受伤。2013年12月18日,宁夏建工集团在西宁同心家园小区3号楼基坑支护打孔时,将PE燃气管道顶破,造成天然气泄漏引起爆燃,造成7人烧伤。六、有关法规。《燃气设施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

4、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吉林浩源燃气有限公司年月日4附件1地下天然气管道技术交底年月日时分编号:2014-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分项工程位置交底内容:1、2、3、4、附:图纸张。交底单位吉林浩源燃气有限公司管网维护部接收单位交底人接收人交底人电话接收人电话说明:1、统一编号,一个位置一交底。2、现场发生新的情况,需重新进行技术交底。3、一式三张,接收人一张,管网维护部一张,送公司档案室留存一张。4附件2:天然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纯正

5、的天然气无色、无臭、无味,但是我公司天然气添加了加臭剂(四氢噻吩),所以有强烈的刺激味道。天然气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燃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作业现场全面通

6、风,远离火种、热源,严禁吸烟,现场作业工具必须使用防爆型,避免一起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必要时,通知电力部门切断泄露现场电源。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

7、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