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

ID:14898710

大小:3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30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_第1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_第2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_第3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_第4页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对非静态情况中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研究摘要:分析在不同运动水平下人体生理参数(皮肤温度、皮肤导热热流量)以及对应主观热感受(人体热感觉、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分别在静坐、散步、慢跑和快跑等不同运动状态下测试相同比例的男性与女性青年前臂的部分生理参数,并对其人体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皮肤温度和皮肤导热热流量变化趋势与国外研究理论一致。    但在活动量较小时,皮肤温度与人体热感觉会出现一定的偏离,在活动量较大时才会表现出相关性。    此

2、外,不同性别的人体生理参数与主观感受变化速率存在差异。    关键词:不同运动水平;皮肤温度;皮肤导热热流量;人体热感觉。    0引言人体在运动与安静状态下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运动人体具备以下特点:(1)新陈代谢率大;(2)衣着热阻小;(3)排汗量大;(4)辐射环境复杂[1].在不同的运动水平下,人体会通过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排汗以及寒颤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不同的运动水平下,人体的生理机能以及舒适度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Merla[2]等人通过使用红外热像仪,测试田径运动员在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后,运动员在运动和恢复期内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运动开始时,人体皮肤温度

3、会下降;运动结束后,皮肤温度会下降3~5℃,随后皮肤温度又会出现回升。魏洋[3]提出了衣物增重法的出汗率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研究了活动强度对人体出汗率的影响。杨海兰[4]研究了运动过程中人体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周伯罡[5]对热舒适条件下的人体代谢率的允许变化范围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运动强度对人体的舒适性会存在较大的影响。李百战等[6]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出汗与热舒适的关系。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研究,而对于不同运动水平下的人体主观感受较少,且在生理参数方面的研究也多以测试皮肤温度为主,很少涉及皮肤导热热流量的测试。本文通过实验测试、问卷调查的方式,测定

4、并分析不同运动水平下的皮肤温度、皮肤导热热流量以及人体的主观感受,对非静态情况下人体热舒适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实验1.1实验条件测试时间为2015年秋季,选取西安工程大学某办公室作为测试室,该测试室位于一南北朝向的五层建筑的三楼,房间面积6.9m×3.9m,北面墙外窗面积2.4m×2.1m,南面墙内门面积为2.0m×1.0m.受试者均为健康在校大学生;在西安生活学习超过2年,已适应该地气候;无不良嗜好、生活习惯;实验前受试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为避免服装热阻影响,测试时统一着装。测试总人数为175人次,其中在静坐、散步、慢跑、快跑的男性受试者均为25人次,女性受试者由于受体力

5、限制,仅做了静坐、散步和慢跑运动,每种运动水平受试者为25人次。受试者的基本信息见表1.        在非空调环境下分别测试了人们在不同运动水平下的生理参数和人体主观感受以及对应的室内环境参数温度、湿度以及风速。在不同的运动水平下,人体通过血管的舒张、收缩以及排汗和寒颤等进行身体机能的调节,人体的生理指标也会因此发生改变。文献[7]认为皮肤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热感觉以及热舒适投票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在人体热舒适生理参数研究方面,皮肤温度的应用最为广泛。而皮肤导热系数则能用来判断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的生理调节机能。因此,本实验选用的生理参数为皮肤温度和皮肤导热热流量。由于人体上肢前

6、臂脂肪层最薄,此处皮肤温度以及热流量的反应最为灵敏[8],因此选用人体上肢前臂作为测试点。    生理参数的测试采用日本KEM多通道热流仪HFM-215M,可以同时测得人体皮肤温度和皮肤导热热流量,其中温度测量显示范围为-40~150℃;热流量的测试显示范围为0~±99999W/m2.环境参数的测试选用自记式温湿度仪testo175H1,可以同时测量温湿度值,其中空气温度测量范围为-20~+55℃,精度为±0.4℃;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精度为±2%RH.风速测试选用热线风速仪(swema3000+SWA03),风速测量范围为0.05~3.0m/s,精度为±3%读数值

7、,最小误差为±0.03m/s.    1.2问卷调查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需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主要是进行热感觉和满意度的投票,以便于分析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热舒适性,为更准确地描述人体的热感觉,描述精度可精确到0.1,热感觉投票标准见文献[9],满意度标度为0,1,2,3,4,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    1.3实验方法本文采用实验参数测试与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测试时间为早上8∶30~11∶30,下午测试时间为1∶30~5∶30.人体整体的热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