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

ID:1492803

大小:2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_第1页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_第2页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_第3页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_第4页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个李鸿章的故事ppt段新(网名duanxinxyz)摘要本ppt讲述了五个清朝重臣李鸿章的故事:1.不分別人的羹;2.说话不当伤人心;3.说良心话树立威信;4.巧谏言聘请洋教官;5.俾斯麦点醒李鸿章。目录1.不分別人的羹/42.说话不当伤人心/63.说良心话树立威信/84.巧谏言聘请洋教官/105.俾斯麦点醒李鸿章/121.不分別人的羹同治三年,为早日攻下金陵,朝廷发文,让拥兵巡抚发兵助剿。左宗棠接到圣旨后,立即将水兵营调过去,还把炮队也派到金陵。李鸿章却找各种借口百般推诿,不但不派兵增援,还索性请假回老家成亲。

2、这让众人很不解,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因恩师举荐,他才做了江苏巡抚,为何却如此忘恩负义?金陵被攻破后,曾国藩兄弟领了头功,分别被封为侯爵和伯爵。更让人费解的是,第一时间出兵相助的左宗棠不仅毫无功劳,还惹得曾国藩和主将曾国荃颇为不满。而未出一兵一卒的李鸿章却得到曾国藩夸奖,经曾国藩奏请,他被朝廷加了头等顶戴,并封为一等伯爵。原来,李鸿章只供粮饷却不派兵,就是不想分别人锅里的羹,不想抢别人的功劳,正因如此,曾国藩才对他特别感激,也愈加器重。1.不分別人的羹点评:曾国荃围困金陵已长两年之久,城内太平军粮草巳用尽,天王洪秀

3、全染重病,生命垂危,攻克金陵是早晚的事。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因此向朝廷奏请发兵相助,朝廷也想早日克服金陵,便下旨让各路人马增援。湘军吃了那么多的苦,做了那么久的前期工作,眼看胜利在握,却跑出一帮人要抢功劳,心里当然不乐意。碰上好事,能克制自己,不因一己私利让别人利益受损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并最终赢得更长久的发展。曾国藩正是这样的人,故他能得到曾国藩的特别感激和器重。2.说话不当伤人心同治七年,李鸿章的淮军在江浙地区同捻军作战时,遭遇捻军顽强抵抗。他派人向附近的李泽广寻求增援,他竟然为了保存实力拒不出兵。

4、李鸿章一怒之下派人传话说:“你们这些楚军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根本就是些乌合之众,就算来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你们就待在家里,等捻匪打上门,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能躲避!”其实,将士们没有参战,心底肯定愧疚,但现在李鸿章这么一说,他们不仅没有了任何愧疚,反而非常愤怒。2.说话不当伤人心点评:在淮军危难之际,李泽广前去支援本是理所当然的。李鸿章原本占着“理”,可是因他一怒之下说的那些难听话,侮辱了李泽广手下的将士们,却减了自己的“理”,反而让李泽广有了拒绝的口实。人都是讲理的,但更是讲情的。即便你的话在理,假如伤了对方的情,对

5、方可能也不买账。因此,与人交谈,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出言不逊,说糙话、难听话,这样只会让他人反感,最终受伤的还是你自己。你若占了理,且说话好听,更能赢得外界的支持。3.说良心话树立威信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英日外交官帮助下流亡海外。清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置康梁事件,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引渡严惩,有人主张永远流放。慈禧看着李鸿章,想听听他的态度。李鸿章说:“康有为、梁启超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毕竟是国之人才而非庸才,为国家未来计,就让他们在外面冷静冷静吧。没有永远的敌人,随着形势的发展,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幡然醒悟,

6、又回来为国出力了。所以,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现在这样,对朝廷也不再有什么危害,臣的意见是顺其自然,随他们去吧。”慈禧点了点头,同意了李鸿章的意见。当时朝野上下都称赞李鸿章敢于说良心话。流亡海外的康梁虽与他政见不合,但都很佩服他、感激他,后来梁启超还为他写了本传记。3.说良心话树立威信点评:在封建王朝里,敢于为背叛朝廷的流亡犯说话,建议不追究,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李鸿章敢于站出来说了良心话,顶着压力、冒着风险,帮助了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话,人们当然爱听,这样的人,人们当然敬重。面对他人的落难和不幸,不落井下石,而是尊

7、重事实、从善待他人的目的出发,说上几句良心话,救人于水火。即使自己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良心属于道德范畴,是一种自律,但这种自律,通过与人交谈,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他一定会摸着良心说话,说公正公平的话。4.巧谏言聘请洋教官李鸿章为建好淮军多次与英国海军司令何伯会晤,后者建议其采用现代化兵制,聘请欧洲军官作为教官。建议虽然不错,但要想聘请洋教官这个做法在保守派当道的清廷得以准许却非一件易事,向朝廷提议还很有可能让政敌扣上通敌卖国的帽子。李鸿章并未因此退缩,巧言向朝廷进奏道:“警惕呀,我大清国的

8、官员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呀,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呀,我们一定要在心里敲响警钟,绝不能听信某些人的怂恿多多聘请洋教官。我认为,洋教官每营最多只能聘请两名,就两名,绝不能再多了,再多,就要小心帝国主义的干涉……”结果连保守派的官员们也一致抨击多多配备洋教官的歪理邪说,同意了李鸿章的想法。4.巧谏言聘请洋教官点评:李鸿章的高明之处:先大声疾呼要警钟长鸣,说出保守派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