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

ID:14931732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1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_第1页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_第2页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_第3页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_第4页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研究【解题要点与方法】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也许是大家最不重视的。但是,我发现其实这部分是最容易拿分的,经过认真研究试题,发现了一些规律。     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最重要的一种题型就是片段阅读(当然,近两年又加入填充词语部分,关于这部分见附录的三个帖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其中一半是是片段阅读,另一半是填充词语。填充词语虽然在词语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难度,但与片段阅读相比,显然是后者偏难。2006年国家公务员

2、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A类),全部选用片段阅读题型,可见其重要性。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全部是片段阅读。由此可见,所以把这种题型搞透是重中之重。 a   2008,2007道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有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经济、语言文学(古典和现代)、古文、科技信息、生物、天文、社会等等;2006的30道题目还涉及到了医学、法律、音乐艺术等;2005年还涉及到了建筑艺术。总之,涉及面非常之广。但都有一个共性——有主题、有弯弯、难理解。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脑容量来进行思考。 从问题的提出

3、来看,通常是这样(以2008,2007为例): 这段文字主要意思(主要阐明的)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这段文字主要在强调: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这段话的主旨是: 作者接下来可能主要介绍的是:推理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推理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推理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指代的是: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新) 

4、 结合2006年题目,还有: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推理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主旨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这段话中“××××”指的是: 根据这段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非主旨句,判断正误   根据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细节题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推理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填入      最恰当的是: 从提问来看,这里面可分为四类。 一、(广义主旨题)先看第一类,是抽出文意主旨。主旨题一定要避免以偏概全

5、,另外切忌推理引申。这里面有,“主要说明、主要意思、主要谈论、主要讲述、核心意思、主要表达、主要告诉我们”这些表达一般都是要求你领悟这段文字的主旨句。可以根据“主要”两个字来做判断,如果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是要求找出段落主旨。 1) 段落主旨题要重视段落的首末句。有时主旨句出现在中间,比较少见,起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遇到段落中前后段意思转折式,应该提高警惕,这往往是主旨所在。 2) 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要进行归纳,重视首末句。 3) 段落的主题句要看第二、第三句话,如果是对第一句话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此类推

6、。如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总结,那么该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段中转折,那么该句可能是主题句。 4) 作者反复强调的是主题。 5) 首段出现疑问句,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当有转折词出现时,那么段、句的中心往往在这些词的后面。(篇章阅读) 3.      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四句话共同指向对象意思最接近的。  4.      找不到共同指向的论点,应该求助于排除法。 1) 一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没有讲到,尽管文章其他部分竟到了,依旧属于无关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2) 一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虽然讲到了

7、,但与整个原文意思不符,也不对。 3) 有二个选项首末段、首末句都讲到了,而且意思也符合,应该选择那个与原文意思最接近的,意义比较宽阔的,比较富含深意的,比较抽象的。 5.      选项干扰特点:一般是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覆盖全文。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过于笼统,范围太大,远远超过文章范围。过分肯定或否定。 目的题解题方法:(我把作者目的题并入主旨了) 1.      判断目的的主体和对象。 2.      找相应的得分句。 3.      答案一定在得分句、辅助句中产生。 上面还有一些表述,是要注意的。比如

8、“我们可以知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理解不正确的是”“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是”。根据这两年的真题,有时候要求在题肢中找出主旨句。如: 4.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