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

ID:1493634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_第1页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_第2页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_第3页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_第4页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农民阶级创造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同时农民阶级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也具有本身所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导致其阶级局限性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受封建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因素是其主要因素。二是受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关键词: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局限性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教材,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归结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所有重大失误、错误和不足,从根本上,都是由于其阶级局限性造的,而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其自身是无法克服的。那么,如何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形成原因,教材及教参均无深入涉及。

2、本文试就该问题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广大同仁。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如勤劳、善良、质朴、憨厚等等优良品质。但从本质上看,由于农民群众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思想上不可克服的缺陷。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根源;此外,再加上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对农民阶级的侵蚀影响,农民队伍中不健康的观念和习惯存在是比较普遍的。总之,可以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包括为:封闭保守而缺

3、乏创新意识;自给自足而缺乏合作精神;与世无争而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而缺乏民主意识;重视体验而缺乏理论指导;追求平均而缺乏进取精神等。原因一:社会环境因素(一)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导致其局限性的根源1、从生产过程来看,封闭保守,缺乏合作。我国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农民阶级所代表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对外界的需求和交流较少,且任何一个劳动力都可以独立完成劳动过程,对分工协作的需求也很少,这就造成中国农民阶级的封闭、保守、落后的本性,从而也就缺乏合作精神。这种观念植根于商品交换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尤其是地主庄园经济的现实土壤。在各个朝代,都有一批名门望

4、族、豪强地主经营庄园,这些庄园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系统。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王朝的赋税来源,与王朝的盛衰兴亡息息相关,而家庭小手工业和家庭小农业的紧密结合,自给自足,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最基本特征。王朝的经济职能,也在于维持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因此自给自足的经济,必然产生自给自足的观念。2、从产品分配方式上看,追求平均,缺乏进取。实现农民阶级自给自足的先决条件就是具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一旦土地被地主阶级所剥夺,就会导致阶级矛盾逐渐尖锐,最后激化为农民阶级的武装起义。农民阶级参加起义的主要目的只是要求获得土地,而不是变革封建生产关系。明末李自成起义所提出的“均田免粮

5、”的口号,就是很好的佐证。广大中下家庭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只能维系最低生活水平,这就需要农民阶级在节俭的基础上,实行消费上的绝对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经济观念,虽然可使贫困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睦,增强向心力,并且平均主义最容易实的。但是,这平均主义往往是一种消极的平均主义。它有时表现为对比自己贫穷的人的同情,如捐献财物后心情舒畅,除了高尚精神,心中常有一种发现了有人不如自己以后的平衡性满足;有时则表现出为对富者的敌对,希望拉低之使其与自己持平,以求心理安慰,甚至采取杀富济贫的非常手段,古代农民义军提出的最高要求不是“富”而是“均”。其实“均贫富”的结果即使实

6、现了,也只能是“均贫”,因为总的财富没有增加,不可能都富,仍然是消极平均主义心态。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就是二千年来农民阶级平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它只是农民阶级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3、在生活价值取向上,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小农家庭勤俭与贫困相伴,久而久之已经没有了求富的冲动,习惯于目前的贫困生活,为了消除苦恼,便自我安慰,安于现状,不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便形成知足常乐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小农家庭的这种观念源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大多数人只能维系半饥半饱状态,习惯成自然,承认和满足现状,不失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著名史学家家穆在《中

7、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称:“农耕民族与其耕地相联系,胶着而不能动,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祖宗子孙世世坟墓安于斯。故彼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维望时间之维延。绝不想人生有无向前之一境,而认为当体具足,循环不已。彼之所想象而蕲求者,则曰天长地久,福禄永终。”农民世世代代在一个地方,男耕女织,靠天吃饭,但求天下太平,长治久安。4、从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来源看,重经验,轻理论。小农家庭凭一代代人积累的经验按部就班地生产生活,没有,也用不着高深的经济理论和思想。农民通过播种、耕耘、收获,以及饲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