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

ID:14938750

大小:26.2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1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_第1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_第2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_第3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_第4页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当下转型以及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如何进行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关键词:主流媒体 公共突发性事件 媒介融合一、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媒体报道11/1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性进程的加剧,突发公共事件频仍。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其不可预测、时间紧迫、影响较大,而与国家社会及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形象建构、软

2、实力提升以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历来为各国所重视。“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内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媒体在突发危机传播中能起到沟通信息、疏导情绪、稳定社会的重要功用。高影响力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的报道一方面可以以消除受众的信息不确定性。缓解其信息饥渴、信息占有焦虑,实现对舆情的监测;另一方面可协助政府化解危机、安抚社会情绪,担当舆论引导之责。以使社会大众迅速、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突发事件的起因、真相、发展、结果以及深层影响,从而对周遭环境准确判断并积极应对。

3、由于历史上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泛政治化”思维束缚,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初。公共危机事件在长期内被视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新闻”,新闻业采取低调、谨慎、回避甚至瞒报、缓报的态度,新闻发布与报道机制不健全、做法欠规范,“统一口径”、“报喜不报忧”成为长期惯性,如对唐山大地震、云南通海大地震的报道等。媒体的集体失语造成信息孤岛、流言扩散、社会恐慌,甚至危机加剧。显然,过多考虑意识形态因素,回避具体灾情、聚焦于高端领导、着力报道救灾政绩、避重就轻的做法牺牲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有违新闻传播规律,必将被时代淘汰。“20世纪90年代以

4、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新闻观念的进步,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渐走上了一条‘谨慎放开的道路。’”而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化催生了多级传播时代的到来,国内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发生了明显转型,从非典报道到“三鹿事件”再到H1N1流感,从“5·12”汶川地震到“4·14”玉树地震等报道,这种转变不论对于新闻业界的实践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民主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二、当下主流媒体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播报的转变特征11/1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交流渠道被大大拓宽,分化性社会的受众媒介素养有较大提升,传统的报道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社

5、会,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增加政府透明度已成为政府与主流媒体的理性选择。1.理念层面:信息公开取代信息遮蔽2017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7年11月1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2017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政府机关逐渐形成了信息开放、民主、法治的观念,正确应对各类突发事故,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加速了新闻改革的步伐,“堵不如疏”成为政府与主流媒体的共识,开放透明的新闻发布机制正在形成。11/11第二媒介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封锁越来越不可能,受众对

6、于真实、真相的呼声越来越高,倩息遮蔽被信息公开所取代。如汶川地震报道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第一时间的快速报道,伤亡数据的及时刷新,主流媒体利用了更好的现场方便,把握了危机处理的“黄金24小时”,公开、透明、及时的正面报道降低了谣言产生的概率,在稳定社会情绪的同时成功发挥了“社会舆论减压阀”的角色,不仅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也在国家整合功能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再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2017年“毒奶粉”事件,媒体均有上佳表现,起先是《兰州晨报》的《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的报道,继而新华网曝光三鹿“问题奶粉

7、”,媒体不再充当信息遮蔽的工具,勇于正视重大危机问题,主流媒体的社会“瞭望哨”作用得到了发挥。2.操作层面:以人为本取代教化说服过去,主流媒体在传播劝服上有误区,主要以抽象空洞的教化说服为主,重在宏大叙事而非微型叙事,个体生命、个人价值被忽视,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容易让受众产生斯图亚特·霍尔所说的“对抗读解”。而当下,主流媒体的报道在内容、理念有了较大改观,重点表现为“以人为本”取代“教化说服”。不论自然因素的地震台风、冰灾洪涝,抑或人为因素的矿难等,“救灾高于一切”、“救人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成了报道的最强音,完

8、成了以生命价值向国家最高价值的转化。这体现了媒体“尊重生命”的理念、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凝聚了社会共同体意识。3.技术层面:媒介融合取代单一传播11/11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单一传播被多元的媒介融合所取代成为大势所趋,而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