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

ID:1494398

大小:42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2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_第1页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_第2页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_第3页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_第4页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师考试生理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物生理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内环境:指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3.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4.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5.血液能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化状况。6.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发射。7.反射基本单位反射弧8.反射的5个步骤: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9.反射的类型分: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10.反射特点:迅速、准确、

2、短暂、作用范围局限。11.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激素),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2.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13.内分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较远的器官或靶细胞,调节生理功能。14.旁分泌: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扩散的方式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或器官,调节生理功能。15.自分泌: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扩散,自身也有受体,调节生理功能。16.神经分泌: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的是神经细胞,叫神经分泌。17.体液特点: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18.自身调节:局部组织或细胞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

3、,自身对刺激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血管平滑肌牵拉—收缩)。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体液和神经调节的补充。19.一个活的细胞无论是处在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是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20.静息电位: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21.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22.静息状态下,细胞内K+的高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的通透性(高)。23.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的基础上,给予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细胞膜两侧的膜电位出现一快速的、可扩布的,可逆的膜电位波动过程。24.极化: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25.去极化:膜电位

4、绝对值逐渐变小的过程。26.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27.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逐渐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28.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第一阶段: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去极化的形成)。Na+通道被激活,膜外Na+内流。Na+迅速被激活,紧接着失去。第二阶段: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形成。K+通道被激活,膜内K+外流。第三阶段:后电位的形成。Na+、K+通道计划,内Na+向膜外流,K+向膜内流。29.阈yu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低膜电位临界值。触发开关。30.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者无。要么不产生,要产生就是固定值。动作电位不会因为强度增加而改变。不会衰减传播31.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

5、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32.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33.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腺体。17动物生理1.兴奋的引起:在比较不同组织的兴奋时,一般固定刺激时间,采用强度大小来判断。2.阈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3.阈上刺激: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4.阈下刺激:小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5.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组织、细胞的兴奋,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作用、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阈值越低,兴奋性越高。7.兴奋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8.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绝对不应期:峰电位上升支与下降支初期。特点:对

6、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2)相对不应期:峰电位下降支的后期。特点:对阈上刺激反应。3)超常期:负后电位。特点:对阈下刺激产生反应。4)低常期:正后电位。特点: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9.血液组成:血浆(水、晶体物质、血浆蛋白)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0.红细胞的比容:压紧的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1.血量:指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占动物体重的5%~9%。12.循环血量:参与机体血液循环的血量。13.储备血量:储备在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的血量。14.一次失血10%不影响健康,20%生命活动将受到影响,30%会危及生命。15.血液的粘滞性: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相互

7、碰撞摩擦而产生的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比水高4~5倍)16.血液的粘滞性相对恒定,对维持正常的血流速度和血压起重要作用。17.血液的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呈弱碱性,PH7.35~7.45,耐受极限7.00~7.80相对恒定18.血液中的缓冲对有NaHCO3/H2CO319.碱储:100ml血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肺、肾排出过多的酸和碱20.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