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

ID:14944603

大小:3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31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_第1页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_第2页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_第3页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_第4页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第20卷第3期贵州水力发电GUIZH0UWATERPOWER2006年6月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工艺任朗明,蒋和平,丁寿波(中国水利水电第j212程局构皮滩水电站渗控工程项目部,贵州余庆564408)摘要:为了减少坝基固结灌浆与大坝混凝土浇筑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构皮滩水电站坝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以验证无盖重固结灌浆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固结灌浆灌前,灌中,灌后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无盖重固结灌浆工艺在构皮滩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中是基本可行的,

2、同时指出了该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坝基固结灌浆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解决办法.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大坝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工艺试验;构皮滩水电站中图分类号:TV543.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0133(2006)03-.0079-040概述1无盖重灌浆试验构皮滩水电站大坝基础为茅口组灰岩,坝基及拱座的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有泥化及溶蚀较强烈的Fbll2,Fb86,Fbll3,Fb…,Fb82等层间错动带,以及规模较大的断层和NW,NWW向裂隙形成的溶缝.此外,坝

3、基开挖爆破也可能造成建基面及以下一定深度内岩体不同程度损伤或局部岩块松动,影响基岩完整性和岩体强度.根据坝基和拱座不同部位的应力情况及地质条件,原设计固结灌浆方案为:河床坝段固结灌浆深度为8—12m,可采用无盖重或有盖重灌浆工艺;岸坡坝段固结灌浆深度为15—25m,采用有盖重灌浆工艺.为了减少固结灌浆与混凝土浇筑的相互施工干扰,避免固结灌浆占用大坝混凝土浇筑的直线工期和避免钻坏预埋的冷却管路或观测仪器,故进行无盖重固结灌浆生产性试验.1.1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坝段选择及施工简况根据构皮滩水电站坝基开挖揭露的地

4、质条件,经过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四方会议讨论,选定在右坝肩27号坝段,河床14号坝段进行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以探求本工程(特别是岸坡坝段)在无盖重条件下进行固结灌浆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灌浆施工工艺和相应的施工参数.右坝肩27号坝段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在2005年7月22日首先进行,于当年9月11日完成.大坝基坑河床部位14号坝段的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在2005年10月6日开始,于当年11月8日结束.收稿日期:2006-04-05作者简介:任朗明(1969.),男,湖南省泪罗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水利水电

5、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3结论构皮滩水电站带机组整体性模型试验能够很好地研究构皮滩水电站的大波动,小波动和水力干扰过渡过程.试验结果与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比较,过渡过程的规律都比较吻合.试验能够定量地给出机组调保参数的大小,如蜗壳最大动水压力,机组转速升高,尾水管最小动水压力及其调压室最高,最低涌浪和底板向上,向下最大压差,也可以很好地反应各调保参数的发生时间及其与导叶关闭时间的关系.小波动和水力干扰试验结果能正确地反映水轮机的工作特性,调速器的主要参数和引水发电管道系统水力特性的影响,为工程设

6、计,水电站运行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参考文献:[1]吴荣樵,陈鉴治.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2]沈祖贻.水轮机调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3]杨建东,李进平.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过渡过程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探讨[J].水力发电,2004,(1):57—63.[4]雷艳,杨建东.某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水利工作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9,(6):23—27.[5]赖旭,王学武.带调压井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研究[J].武汉大学(工学版),

7、2004,(1):11—14.?79?第20卷第3期贵州水力发电2006年6月1.2主要工程量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主要工程量见表1.表1构皮滩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的主要工程量工程项目1.3试验布置及施工参数1.3.1施工布置原则.无盖重固结灌浆是期望以表层岩体作为盖重为目的,故试验布孔时重点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封堵表层岩体裂隙问题.试验区无盖重固结灌浆分别采用了以下2种孔排距及加密形式:(1)27号坝段采用矩形布孔方式,孔排距为2.5m×2.5m,分Ⅱ序施工.待表层灌浆全部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查,如仍然无法

8、达到完全封闭表层岩体之目的,则表层(第1段)继续加密至孔距2.5m×1.25m,最后按照常规分Ⅱ序(2.5In×2.5m)进行第2段以下灌浆.(2)14号坝段原设计盖重布孔(梅花形)方式为基础,表层(第1段)孔排距加密至1.5m×3m,分Ⅲ序施工.待表层灌浆全部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查,如仍然无法达到完全封闭表层岩体之目的,则继续加密至孔距1.5m×1.5m,最后按照常规分Ⅱ序(3m×3m)进行第2段以下灌浆.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