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

ID:14947874

大小:773.50 KB

页数:165页

时间:2018-07-31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_第1页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_第2页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_第3页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_第4页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州大学2012013学年第一学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温州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大纲汇编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二〇一二年九月目录《基因工程》理论课教学大纲1《教育实习》实践(实习)教学大纲11《教育实习》实践(实习)教学大纲15《教育见习》实践(实习)教学大纲20《微格教学》实训教学大纲23《中学生物教学论》理论课教学大纲28《生物教育技能训练》实践(实习)教学大纲41《生态学》教学大纲45《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68《教育见习(一)》实践(实习)教学大纲78《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81《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91《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04《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2、11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20《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125《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36《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5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58《基因工程》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名称):基因工程(GeneEngineering)课程代码:1221242008课程类别:跨专业选修学时:36学时(总学时36,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课18学时)学分:1.5学分(总学分1.5分,其中理论1学分、实验课0.5学分)考核方式:考查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前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建议开

3、课学期:第7学期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构成生物工程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知、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试验技能;了解基因工程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基因工程课程涉及内容有一明确认识,为日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的具体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和概念,学习并理解基因工程常用的技术方法,基本原理和路线策略。熟习并了解有关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基

4、因组学研究中所遇到的一般问题,为今后从事理论及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章节标题学时数第一章基因与基因工程2第二章酶学基础2第三章载体与重组体的构建4第四章目的基因的获得4第五章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2第六章克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2第七章基因工程发展与应用2合计18163四、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吴乃虎.基因工程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陆德如、陈永青.基因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刘志国、屈伸.基因工程的分子基础与工程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马建岗.基因工程学原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20035.BrownTA.GeneCloningandDNAAnalysis,4the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PrimroseS,TwymanR,OldB.PrinciplesofGeneManipulation,6the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张惠展.基因工程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楼士林、杨盛昌、龙敏南、章军.基因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五、教学方法与考核1.教学方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在内容的讲授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系统性与重点知识相结合。针对课

6、程特点,分别采用教师授课与录象教学、讨论课教学与实验教学等方式相结合,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等。2.课程考核方法:平时成绩(20%);实验课成绩30%;期末考查成绩(50%)。六、大纲正文第一章基因与基因工程(2学时)[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工程的涵义、基因工程的特点、主要步骤,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现状与展望。[教学内容]:第一节、基因一基因概念的提出、发展二基因的本质、数目、命名三基因的结构与类型第二节、基因工程概述一基因工程的诞生二基因工程中一些名词术语三基因工程主要内容三安全问题四应用前景[重点难点]:顺贩子、跳跃

7、基因163第二章酶学基础(2学时)[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机理,了解DNA聚合酶、修饰酶等常用的工具酶作用机理。[教学内容]:第一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定义二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类型及命名四作用原理五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第二节连接酶一定义及性质二分子机理三BAP及CIP四平末端DNA片段的连接五衔接物连接六DNA接头连接第三节其它酶[重点难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分子机理,连接策略、影响因素。第三章载体与重组体的构建(4学时)[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8、质粒载体、常用噬菌体载体、柯斯质粒、粘粒等其它载体的功能及其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质粒载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