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

ID:14949093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_第1页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_第2页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_第3页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_第4页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作者:张树兴李希昆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张树兴李希昆(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昆明,650093)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河流,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地区。亚洲开发银行组织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计划”,直接影响地域232×104KM2,人口超过2.2亿,大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状况都将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4月5日下湄公河四国签署的《湄公河流域持续发展合作协定》,以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的开通,已发挥了它

2、的国际大通道的作用。同时,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也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为该流域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这也将对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隐患。因为随着水资源的污染,已对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下游国家和地区的用水等方面造成了危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加之洪水危害,多个梯级电站(水库)的修建等项目的实施,该流域水资保护问题变得日趋突出,而目前河流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欠缺,客观上已对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流域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

3、资源在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对其水资源保护问题予以充分重视澜沧江—湄公河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唐古拉山脉北麓拉赛马(又名寨错山),面积为0.4km、海拔5167m的小冰川[61,自北而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干流总长4880km,流域面积81.0×104KM2。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泪公河。它是地球上最为典型的南北河流,包括了除沙漠以外所有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类型,各种形态的水文过程均存在,其民族分布、社会形态、经济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程度,以及水环境问

4、题等多种多样且地域变化大。经有关部门预测,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相关资源在中国的青海、西藏境内部分,由于属高海拔高寒区,河川径流小,地广人稀,开发目标应以畜牧业为主,林业及旅游业为辅,流域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生态环境。在云南段的澜沧江中上游地区,开发目标应以水电、矿产为主,以灌溉、旅游为辅,主要治理目标是河谷生态环境退化和水土流失。澜沧江下游至万象,开发目标以水电、航运、旅游、热带生物资源为主,山区综合开发和边境贸易为辅;万象以下,开发目标又应以灌溉、渔业、防洪为主,以水电、航运、旅游为辅。澜沧江--湄公河的水资源系

5、统有两大特点:①总水量丰富,本身不缺水,因时空分布及水需求差异大而产生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予以解决,不需从外流域引水;②流域内的耕地、城镇、经济中心、洪水、干旱和有关水环境灾害等,均沿该狭长流域呈南北向分布在4880km的干流两侧,水需求及水环境问题均不可能在全流域集中分布或同时发生,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和综合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多目标需求提供了较大的时空范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利用,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与其它环境要素和资源都息息相关,大气环境

6、、土壤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海洋环境、生物环境与之进行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将它们连接为不可分的环境整体。水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离开的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不仅与森林、草原、生物、土壤、矿藏等资源息息相关,而且是一定区域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基础要素。因此,可以说,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流域水资源丰富直接相关,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切规划与设想,也都是建立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才能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的目标,以及流域

7、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二)、水资源流域管理体系的建构,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组织保障水资源流域管理是人类对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的一种干预和组织。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流域内对水资源及环境开发治理、保护利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的活动。统筹规划是通过利用国家的强制手段,实现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的合理的整体布局;政策指导是对流域内水事活动进行决策的规划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流域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

8、;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和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必要手段。水资源流域管理目标是为了保证水资源的供求,满足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对水的需要。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即要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社会的观点看,即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