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

ID:14951743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_第1页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_第2页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_第3页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会计信息差异的再探讨 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的决策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本来面貌,而使会计信息与实际产生一定的差异。会计信息差异越大,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就越小,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差异产生原因有利于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差异,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会计界对此发表了不少看法,本文拟做再探讨。  一、影响会计信息差异的理论原因  (一)模糊论的影响  1、会计核算的模糊现象客观存在。同其他事物一样,会计核算也具有模糊性,会计核算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复杂的事物是难于精确化的。按照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的模糊论观

2、点来解释,会计核算不能要求绝对精确,必须承认会计信息与事实具有差异性;再从会计学的理论来分析,也会得出会计核算具有模糊性的结论,因为会计用价值形式来反映物质运动,而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货币形式的价格来完成的,而价格又是经常背离价值的,所以会计反映的数据是一定时点上的信息,这是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的结果,所以会计核算中的模糊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1)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和无形损耗并不是能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所以任何一种折旧方法核算的折旧额,都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不是提前报废,就是提前折完,所以是无法准确的,是模糊的

3、。  (2)材料、燃料等物质耗费是一次投入生产,在计算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时,采用诸如约当量法、定额法、分步法等不论哪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近似值,而无法准确。  (3)工资及其附加费用的分配以工时为依据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而工时的计算受一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所以分配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4)制造费用的分配,各种待摊、预提费用的计入,更为模糊,无法做到真正的合理。  3、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会计法规往往对同一会计事项的确认与计量规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使会计处理产生了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模糊性,增加了会计处理的主观因素

4、,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  4、会计准则措辞的不确定性。在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如广泛使用的词语“极少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准确性。4  (二)契约论的影响  在委托代理制下,契约是投资者与经营者间的纽带,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工具,但契约约束存在如下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投资者作为委托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即契约目标。而经营者作为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价值最大。除了追求契约规定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的因素来实现自身效用。这样,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

5、激励不相容,一方追求价值最大会损害另一方价值最大,所以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实现自身目标;二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利用其有利地位以劣质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三是签订契约的不完备性,有可能使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与契约的缺口夸大业绩,获取自身利益。  (三)会计原则矛盾性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十三项一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有的原则与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1、及时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及时进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6、,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按时报表,有的就必须提前结帐,比如基层企业要求在月末三日内报表,有些业务量大的企业便在每月25日以后开始结帐,这就不能如实反映全月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时间要求越紧,这一矛盾就越突出。  2、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尽量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及负债,低估收益和资产,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但高估也好,低估也好,都与真实性相悖,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3、历史成本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历史成本计价是指各项财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

7、况,必然导致企业损益、税金和分配的不实,比如在通货膨胀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核算固定资产,就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偏低,使企业产生虚盈实亏,超前分配。  4、权责发生制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提高会计真实性的措施,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事与愿违,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一是销货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实现,但在对方丧失支付能力,货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的情况下,就会使销售收入和损益形成虚增,失去真实性;二是市场经济中产品结构调整频繁,经常出现一种产品的有关费用没有摊完就已转产的情况,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失调;三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不能真实反映现

8、金的流入和流出,造成账面上反映赚了钱而实际没有钱的情况出现,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削弱了会计信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