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教电教〔2016〕314号

湖教电教〔2016〕314号

ID:14955178

大小:4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1

湖教电教〔2016〕314号_第1页
湖教电教〔2016〕314号_第2页
湖教电教〔2016〕314号_第3页
湖教电教〔2016〕314号_第4页
湖教电教〔2016〕314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教电教〔2016〕314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教电教〔2016〕314号湖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湖州市智慧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县(区)教育局、市属学校(单位):现将《湖州市智慧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湖州市教育局2016年12月30日-11-湖州市智慧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为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快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湖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

2、湖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现状“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湖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2011—2015年),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中小学校园网建成比例达100%,多媒体班套比达1:1。“校校通”、“班班通”工程有序开展,至2015年底,全市浙江省教育计算网千兆接入的学校(含民办)比例达92%以上,公办学校达100%,基本满足了教育信息化对网络的要求。加快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建设项目,有效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图书

3、配备,至2015年底,全市中小学校累计藏书量达907万册,共评选出“书香校园”-11-43所。着力开展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全力推进数字化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实验教学的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积极开展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教育资源的征集工作开始实施,微课和试题的征集平台初步建成并开始运行,职业教育资源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师开通网上“人人通”空间的比例达94%。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多途径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共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1万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465

4、5人;信息化领导力论坛培训51人,网管员培训3期179人。开展省级数字化示范校建设,全市目前共有省级数字化示范建设学校13所。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实施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国家和省对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相比,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还有明显差距。一是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技术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效率以及添置、更新和维护的计划性、前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电脑有效生机比还

5、不高,教育用多媒体设备更新较慢,教育用录播设备普及率较低,实验室、图书室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教育资源库内容还不够丰富,资源平台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还有较大缺口,形成上联国家和省级平台,下通县区、学校的有本地特色的市级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快。三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深。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其它培训项目有效性和针对性还不够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及智慧校园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11-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导向,以满足师生发展需要、推动教育教学改

6、革、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按照《湖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湖州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扎实开展我市“智慧校园”试点、示范、推广等建设工作。(二)基本原则1.需求导向,注重应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2.协同创新,深度融合。鼓励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立足实际应用,充分发挥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积极推进新技术与校园学习生活的广泛的、有深度的融合。3.试点示范

7、,分步推进。在全市开展智慧校园试点示范校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学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和全市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三)建设目标-11-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智慧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智能化校园环境和智慧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依托智慧型、人本化、效能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校园服务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建设好能够满足为师生提供人与人、人与校、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和谐共处、节约高效的泛在网络和智慧

8、应用的基础硬件设施和通讯网络,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支撑下的泛在学习、基于大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