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

ID:1496378

大小:3.2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1-12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_第1页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_第2页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_第3页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_第4页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把握必修的教学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把握《必修①》的教学要求金陵中学夏广平字里行间:人文精神内容安排:探究精神科学的严谨与美丽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科学漫步思考与讨论演示实验做一做说一说STS旁批科学足迹正文※几点认识:教科书中栏目的设计※几点认识: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是以《课标》为依据,兼顾我省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是对我省高中物理教学的终端要求。《教学要求》按《课标》中规定的模块编写,每个模块以《课标》中规定的二级主题的顺序逐个展开,每个二级主题中包含内容标准(与《课标》

2、对应内容相同)、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必修①》的内容安排※几点认识: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核心设计思想是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力学内容毫无争议的成为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必修模块。必修1、2与过去的大纲相比,在教材的体系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科学内容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章节安排1运动的描述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相互作用4牛顿运动定律《必修①》的内容安排※几点认识:※《运动的描述》内容标准第一部分运动的描述(1、2章)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

3、作用。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运动的描述》教材特点(1)知识呈现的层次感(2)知识衔接的自然感(3)概念表述的准确感第一、二两章的教学节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的技能(测手的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和从速度图象获取信息的技能↓实验:探

4、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存在这样的运动:v-t图象是直线(由学生作出)↓小车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图象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做一般性的分析(得出三个公式)※《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内容标准第二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3、4章)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

5、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编排顺序方面(2)语言表述方面(3)注重强调学生的参与、动手、思考和体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教材特点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在质点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基本物理模型的建立?中学物理中的理想模型:物理对象的模型化物理条件的模型化物理状态和过程模型化现在: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合理简化,建立模型。过去:强调质点的定义和判定。质点概念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展示或由学生列出一系列运

6、动情景2讨论(理解概念引入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说明有时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是十分困难的3讨论(理解概念引入的可能性)讨论的问题有时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4总结结合教材旁批,让学生明确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实践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性与数学工具的重要性?参考系讨论: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参考系?你能举出一个描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参考系的例子吗?辞海对机械运动的解释:物体之间或物体内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坐标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明确了“坐标”的概

7、念。没有参考系,无法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没有坐标系,无法定量地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位置的变化(位移)Δx=x2-x1位置、位移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渗透极限的思想?极限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要让学生掌握用这种思想去分析问题方法。“让学生体会极限的思想,体会数学工具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要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循序渐进的落实矢量的教学要求?对矢量、标量的教学不宜一步到位,在初学阶段,只要求学生知道二者的区别。通过实验

8、探究,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区分矢量与标量。(《教学要求》)序号章节主要内容1必修①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与位移》(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指出特点:既有大小,又有方向。(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矢量相加的特殊规律。思考与讨论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