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

ID:14966961

大小:4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31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_第1页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_第2页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_第3页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_第4页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篇一: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诗经两首-氓》教案(一)《氓》[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比兴的手法。2、探究解决《氓》一文的疑问二、《诗经》开创比、兴手法《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

2、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三、回忆和对比《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和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

3、化。氓,婚前和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四、这场失败的婚姻中,“我”承担了哪些痛苦?最后有怎样的选择?丈夫变心的痛苦,

4、娘家人讥笑的痛苦。决绝。五、思考:“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六、自学《采薇》诵读《采薇》,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采薇》[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采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诵读至背诵,深入理解《采薇》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学习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采薇》情况。尤其是重点字词,文章大体翻译。(一)重点词句1.通假字(1)岁亦莫止()(2)彼尔维何()(3)维常之华()(4)(xian)狁孔棘()2.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下、落。名词活用为动词)3.古今异义(1)君子

5、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4.一词多义(1)作: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2)曰: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3)止: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4)载:助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如:载饥载渴(5)靡:无,没有。如:靡室靡家(6)烈:①火势猛。引申为猛烈。如:忧心烈烈(7)阳:温暖。如:春日载阳。(8)孔:很,甚。如:忧心孔疚。(9)华:①同“花”。如:维常之化(10)思:助词,无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1)戒:①防备,

6、警戒。如:岂日不戒。(12)雨: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雨雪霏霏二、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讨论:《采薇》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诗仍以薇菜逐渐长

7、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

8、,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