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ID:14969754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1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_第1页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_第2页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_第3页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_第4页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的概念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18岁以下的公民,(3-18周岁)。儿童是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国,菲力浦·阿利斯儿童观的几种历史模式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英国约翰·洛克“白板”说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法国卢梭著作:18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布莱克《天真之歌》,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蒙克梭利“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4.“未完成品”之喻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

2、质1.儿童文化的艺术性2.儿童文化的游戏性3.儿童文化的生态性儿童文学的定义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包裹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的文学。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思想。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幼儿文学)(3-6、7岁)2.童年文学(儿童文学)(6-12岁)3.少年文学(12-18岁)两大门

3、类:A儿童本位B非儿童本位王泉根定义儿童文学:作文文学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它既是幼年文学,儿童文学,,又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所构成的整一体。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1.叙事视角文本——世界1.儿童视角2.成人视角3.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4.少年作者视角儿童艺术的母题1.儿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母题、爱的母题(刘绪源)1.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动物的母题、自然母题(王泉根)“儿童文学“一词由来1.古已有

4、之2.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3.文人著作的书面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特质1.现代性2.故事性3.幻想性4.成长性5.趣味性6.朴素性(“成长”: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一个或几个人物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思想和心里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1、故事性2、幻想性3、趣味性)(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1、纯真美2、稚拙美3、变幻美4、质朴美)艺术母题一、关于母题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在传统中的成分。——汤姆孙方卫平——母题的本义是叙事中最小的单一要素,它作为最小的叙事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

5、合,转化发展出无数的作品。刘绪源——本书所运用的母体概念居于一个更高的层次,它超越了题材概念所包含的具体性,明确性,它不再拘泥于作品主人公身份,作品展开环境以及故事情节等具体事物,母题就指一种审美眼光,一种艺术氛围,一个相当宽广的审美范围。分类:1.爱的母题:A母爱型: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洋溢着爱意(亲切温和)B父爱型:端庄深邃2.顽童的母题:儿童对自己的眼光,童稚的氛围3.自然的母题:成人以及儿童对儿童的眼光二、爱的母题1.《贝洛童话》与儿童文学前史贝洛:法国作家,夏尔·贝洛《贝洛童话》1697年出版,它是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正式的开端。又名《鹅妈妈的故事》

6、或《昔日寓言道德教训的故事》,共8篇,即《睡美人》《小红帽》《穿靴子的猫》《小拇指》《蓝胡子》《取水姑娘和仙女的故事》《灰姑娘和水晶鞋》《一簇发里凯》。寓言:启发人诚实、忍耐、有远见、勤恳上世纪20年代初商务印书馆出版《各省童谣集》,朱天民,内收16个省的203首歌谣。爱的母题(上)——母爱主题一、《童话小诗》二、早期民间童话的主题几乎都是母爱如下特征:1.大多没有教育目的,没有微言大义,读来如行云流水,有信口开河之妙,随意性,即兴性较强。如《童话》2.这些童话故事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所谈的都是母亲们感兴趣的话题,处处渗透着母亲特有的关切。故事模式:以邪恶开始,

7、以婚礼告终的发展模式。3.这些故事比较曲折,但并不过于惨烈和刺激,而最后一般总是以大团圆作结。4.这些故事在结构上往往采用回旋反复的方法,篇幅较短小。5.这些作品的语言往往体现母亲慈祥与安详,同时也有适度的幽默和夸张,它十分符合儿童渴求游戏的心理。爱的母题(下)——父爱母题1.父爱型作品处理人生难题的方式是现实的,深刻的,父爱型最爱的特点的直面人生,它已向成人文学的方向垮了一大步,其审美追求也开始转向“解释人生难言的奥秘”,它往往具备“撄人心”的力量。2.2.衡量父爱型作品现实性因素的最高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儿童更顺利的度过儿童的“分裂时期”。例如:美国怀特的

8、《夏洛的网》。顽童的母题一、“顽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