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ID:14977799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1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1页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2页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3页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4页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一、作物生产概况1.中国及世界耕地面积。2.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3.山西省粮食作物。4.山西省经济作物。二、作物起源及分类1.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水稻、大豆、谷子、荞麦、大麦等共136种)。2.起源于新大陆的作物。3.作物的分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别)。三、作物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营养体向生殖体的过渡)。2.种子及其萌发.(1)种子的概念(种子、果实、无性繁殖的根茎叶等)。(2)种子休眠。(3)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发芽)。(4)种子萌发的条件(水、温度、空气)。(

2、5)种子出土类型(子叶出土、子叶不出土、半出土)。3.根和根系生长.(1)单子叶作物的根系(须根系,含种子根、节根、气生根)。(2)双子叶作物的根系(直根系,主根与侧根)。(3)根生长的几种趋性(向水性、趋肥性、向氧性)。4.叶的生长.(1)影响叶生长的因素(温度、光、水、矿质营养)。(2)叶面积指数(LAI)。5.花.(1)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总状花序)。(2)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四、生育时期、生育期1.生育期的概念。2.生育时期的概念。五、作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与生活因子。2.作物与光。(1)光补偿点、光

3、饱和点。(2)光周期反应对花原基起诱导作用的因素。(3)长日照作物。(4)短日照作物。(5)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从南向北、从北向南引种后,生育期和开花期会发生什么变化。3.作物与温度。(1)温度三基点。(2)耐寒作物、喜温作物。3)冷害、霜冻、高温的危害。4.作物需水临界期。5.作物与空气。(1)一年内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2)一天内作物群体内CO2浓度的变化。六、作物产量及其形成1.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2.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豆类、棉花、薯类)。七、作物的品质1.品质的概念。2.环境对品质的影响。3.评价品质的指标(生化指标、物

4、理指标)。八、群体结构与产量1.群体的概念。2.群体的层次结构。3.消光系数。4.最适叶面积指数。5.种植密度(含义、经济产量与密度的关系、生物产量与密度的关系)。6.产量潜力(最大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7九、栽培制度1.作物布局(概念、原则)。2.复种(概念、复种指数、复种的条件3.间作、套种、混作(概念、区别)。4.轮作与连作(轮作增产原因、连作减产原因)。十、栽培技术1.播前整地。(1)目的;(2)主要措施(基本耕作、表土耕作)。2.免耕法2大环节(生物覆盖、化学除草)。3.施肥。(1)影响施肥的因素(气候、土壤、作物营养特性)

5、。(2)肥料种类。(3)施肥原则。4.播种。(1)确定播期的依据。5.收获。(1)收获时期(种子、果实为收获物的、薯类、茎叶类)。(2)保存(粮食、油料贮藏含水量,马铃薯夏季贮藏温度、甘薯贮藏温度)。第二章小麦一、分布与区划1.山西省小麦分区(南部、中部、北部)。二、小麦阶段发育1.生育期和生育时期。2.阶段发育(1)概念。(2)春化反应类型(春性、半冬性、冬性)。(3)光照反应类型(迟钝型、中等型、敏感型)。(4)温光互作类型。(5)温光发育特性的实践意义。三、小麦三段生长与生育期、器官建成的关系1.什么是三段生长。2.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

6、3.三段生长与生育期的关系。四、种子萌发出苗1.温度(1—2℃、15—20℃、30—35℃)2.冬小麦播期(山西南部9/下—10/上,中部9/中—9/下,日均温16—18℃时播种)。五、根、茎、叶的生长1.充足的N、P肥时促进根系发生,P促进根系下扎。2.小麦叶功能组。(1)近根叶组(蘖叶组)。(2)茎生叶组(倒3、倒4叶壮秆大穗,倒1、倒2叶大穗大粒)。(3)乳熟期光合作用的相对能力(旗叶和穗下节占1/3>倒2叶占1/4>穗部占1/6)。3.茎。(1)茎秆后期贮藏物质输出率与穗重呈正相关。(2)旱地小麦株高1m左右、水浇地小麦株高70—80cm有

7、利于抗倒。六、分蘖1.分蘖节的作用。2.叶蘖同伸规律。(1)主茎叶和一级分蘖的关系(N-3)。(2)二级分蘖与三级分蘖的关系(N-2)。(3)主茎叶片数与单株分蘖数(含主茎)的关系(三1、四2、五3、六5、七8、八13……)。3.分蘖长消规律。(1)冬小麦(在正常播期情况下,有2个分蘖高峰期)。(2)春小麦(只有1个高峰期)。4.分蘖成穗规律(冬小麦春季分蘖多数不能成穗,冬前分蘖成穗率高;分蘖出现越早,越容易成穗)。5.影响分蘖的因素(品种的感温性、温度、水肥条件、密度和播种深度、光照)。7七、幼穗分化与生育时期的对应关系1.单棱期——返青期;2.

8、二棱期—起身期;3.小花原基分化、雌雄蕊分化期——拔节期;4.四分体期——孕穗期。八、灌浆成熟1.灌浆最适温度20—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