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

ID:14978528

大小:30.7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31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_第1页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_第2页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_第3页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_第4页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个病种慢乳蛾 梅核气 暴聋 鼻鼽 耳鸣 慢喉痹 慢喉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7个病种慢乳蛾+梅核气+暴聋+鼻鼽+耳鸣+慢喉痹+慢喉瘖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目录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5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458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的门诊患者。一、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TCD:BRY012)。西医诊断:第一

2、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慢乳蛾病(慢性扁桃

3、体炎)临床常见证候: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路径治疗时间≤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能配合研究治疗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4、。(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及扁桃体肥大程度的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咽部常规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常规检查等。(八)治疗方法1.外治法(1)烙法。(2)啄治法。(3)含漱法。(4)吹药法。(5)含服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滋养肺肾,清利咽喉。(2)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健脾和胃,祛湿利咽。(3)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活血化瘀,祛痰利咽。3.针灸治疗(1)体针。

5、(2)耳针。(九)完成路径标准1.咽部阻塞感,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主要症状消失。2.扁桃体体积变小。(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不能完成路径,需要相关科室会诊及进一步治疗。2.患者拒绝剔除。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二、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TCD:BRY012、ICD-10:J35.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病程: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30天实际治疗时间:天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

6、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咽异感症的门诊患者。一、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TCD编码:BRY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ICD-10编码:F903.56)。(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2)西医诊

7、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临床常见证候:肝气郁滞证痰气交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咽异感症)。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梅核气病(咽异感症或神

8、经官能症)。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咽、喉部常规检查。(2)喉纤维喉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